设置
书页

九十五:古滇国的青铜器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mm仙侠  清脆的敲击声,在空荡荡的祠堂中。显得特别的响亮,陈晓顺着墙壁都敲了一遍,还是没有那里有任何的异常。

  陈晓泄气了,停止了敲击墙壁,然后双眼紧紧地盯着穆彦,毕竟现在穆彦才是这里最懂行的人。

  这时穆彦手拿着一把钢卷尺,在屋里测量起房屋的长和高,然后将这些数据记录在纸上,然后就开始计算,穆彦一边计算,一边四处打量着房屋里的各个地方。

  最后穆彦的目光停留在了,祠堂的供桌上,祠堂里的供桌是用黑色的大理石做成的,看上去很肃穆,这个黑色大理石的供桌,历时悠久,几乎是和祠堂是同时修建的。

  穆彦走到供桌的旁边,仔细的观看着。

  陈晓和林云祥也走了,大家仔细的查看着。

  但是整个供桌,都是用大理石雕刻而成,供桌上面空荡荡的什麽都没有。

  穆彦用手将供桌上摸了个遍。还是没有找到机关,陈晓也用手在供桌上,仔细地摸索着。

  大家找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任何的蛛丝马迹,陈晓不耐烦起来,不再用手去摸索供桌,而是爬到了供桌的下面。

  供桌的下面是空的,桌边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雕刻的花纹中有莲花和松竹,雕刻的栩栩如生,陈晓钻到桌子底下,看了半天也没有什麽异样之。

  陈晓正准备从供桌下面钻出来,右手无意中抓着供桌的边缘,耳边听到了啧啧的声音,身下的石板,竟然在缓慢的移动。

  陈晓惊慌的从供桌底下钻了出来,她刚刚钻出来后,就听见轰的一声,供桌底下竟然露出了一个大洞。

  听到这巨大的响声,大家都向供桌底下看去,也看到了陈晓狼狈的站在桌子旁边。

  “晓晓,你是怎麽找到机关的?”穆彦高兴得抓住陈晓的手说:

  “我也不,我钻到供桌底下,找了半天,也没有什麽奇特的地方,就想从供桌下面出来,我的手就抓住了供桌的边缘。然后就感觉到身下的石板在移动,供桌底下就出现了这个大洞。”陈晓心有余悸的说:

  “我了,机关就在供桌边缘雕刻的花纹上,我们只是在供桌的桌面查找,当然就找不到,还是晓晓厉害,终于找到了机关。”穆彦讨好的说:

  “我还被吓了一条,这谁设计的机关,真是害人不浅。”陈晓后怕的拍了拍胸脯。

  由于这个密室长没有打开,才一打开,一股霉味就直冲鼻子。

  “这个密室有好多年没有打开了,里面的空气很是污浊,等一会儿,等这些污浊的空气都排出来,我们再进去。”穆彦建议道:

  大家就在祠堂的院子里等着,这时天已经大亮了,正是早上八点左右,翻修祠堂的工匠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祠堂,看到祠堂供桌下面露出一个大洞。

  大家都纷纷的来向陈晓询问,翻修祠堂的工匠们都是本村的人。陈晓将在祠堂密室的事情,告诉了大家,很快全村的人都了,全村的人都向祠堂涌来。

  老村长陈长根也来了。

  “星明家的丫头,你是怎麽这祠堂里有密室的?”陈长根身为村长,他的父亲以前也是族长,他也不祠堂供桌的下面,还有一个密室。

  “昨天,我们来收拾,晚上回到家里,穆彦就觉得这个供桌因该是个古董,昨天没有仔细的看,今天一大早就来了,真是个古董迷,我们在察看时,无意中碰到了机关,然后就了密室。”陈晓当然不能说出陈德庚的存在,只好拿穆彦来做挡剑牌。

  大家都聚集在祠堂的门前,看着供桌上的那个大洞,议论纷纷。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后,密室里的污浊之气也排得差不多了,大家准备进密室,因为密室很小,最后决定由穆彦,陈晓和老村长陈长根进去。

  三人顺着洞口的阶梯向下走,穆彦的手中拿着强光手电筒,没走多远,就来到了密室,密室不大。大约有五米宽,两米高,在密室的地板上,有着四个大木箱,大木箱的四角都包着铜边,木箱的木材都已经腐烂,可以看到里面的一些。

  这时穆彦把强光手电拿给了陈晓,拿出了一双雪白的手套戴上,然后才慢慢的去拿箱子里面的,箱子里面的都是一些青铜器,里面有青铜的制造的矛,铜鼓,人像,碗,锅等,穆彦仔细的用刷子刷着,这些青铜器上的灰尘。

  陈晓和老村长在旁边看着,也不敢出声。

  从腐烂的木箱里拿出来的青铜器,越来越多,几乎摆满了密室。

  “木头,这些青铜器到底是不是古董?”陈晓忍不住的问:

  “当然是古董,而且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古董。”穆彦激动地说:

  “真的。”陈晓激动的问: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这些青铜器,从密室里搬出去。老村长。你去找几个大木箱来装这些文物。”穆彦分派着任务。

  老村长很快的就走了出去,没过多久,就带着几个青年男子走了进来,他们手里都抬着几个木箱。

  穆彦指挥着人们的将这些青铜器,放进了木箱里,然后将这些珍贵的青铜文物抬出了密室。

  由于这里只有穆彦懂得这些古董的整理,所以这些木箱,就被抬到了陈晓的家里。

  穆彦忙着整理这些珍贵的青铜文物,忙的连饭都没吃。

  陈晓他们也把帮不上忙,只好任由他忙碌着。

  穆彦一连忙了两天,才整理完毕。只见他的房间里,到处都摆放着青铜器。

  “木头,你快给我们讲讲,这些都是些什麽古董?”看到穆彦总算有了点空,陈晓马上就问:

  “你啊!真是枉为华夏人,祖先的都不认识,我估计这些青铜器,如果不是放在密室里,你也不会认为是古董。”穆彦摇着头说:

  “这有什麽,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他最擅长的,也有他不懂的,你就别买关子了,就给我们讲讲。”陈晓伸出右手,掐着穆彦的手臂说:

  “晓晓,你手轻一点,我好痛啊!”穆彦故意做出很疼的样子。

  “好了,别掐他了,我们还想听他的讲解呢。”林云祥早就被勾起了好奇心,现在实在忍不住了。

  “好!我就来讲讲这些青铜器的来历,在两千多年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个古滇国,在两千多年前,曾经建都在现在的晋宁,司马迁在《史记》里有过记载,古滇国盛产铜,而且古滇国的青铜制造业也很发达,他们制造出铜锄、铜铲、铜镰、铜锅、铜碗、铜钵等物品,只是做为日常的用品,而在中原地区,当时的青铜都是拿来制造兵器,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古滇国的青铜器,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穆彦手上拿着一个青铜制作的矛,发出了感叹。

  “那这些怎麽会在祠堂的密室里?”王云峰对于古滇国,还是听说过。

  “这就要说到木林村,在清末的时候。曾经出过一个进士,这个进士的名字叫陈文渊,当时曾经被派到一个江川的地方,做了县令,这些青铜器,就是他在做县令的时候,从法国传教士的手上收缴的,当时清末的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当时法国的传教士,更是大肆的在这一带活动,这些青铜器,就是一个法国传教士,私自挖掘出来的,欲带出境时,被陈文渊后,收缴的,后来清政府被推翻了,陈文渊也就不再是县令了,他一直秘密的收藏着这批青铜器,直到后来他参加了蔡锷的护国军,在出发前,他将这批青铜器秘密的运回了老家,藏在了祠堂的密室里。”穆彦从桌子上拿起了一本古书,这回确确实实是古书了。

  “这本就是陈文渊的日志,里面详细的记载着,这件事情的详细经过,当时他虽然不,这是古滇国的青铜器,但是他这些青铜器一定是的祖先制造的,真是一个爱国的华夏人。”穆彦赞叹道:

  “既然是二千多年前的,能够保存到现在也不容易,你看着你里面有没有具有考古价值的文物。”王云峰毕竟法律意识较强。

  “很可惜,这只是古滇国的一个贵族的陪葬品,里面有几件珍品,还有一定的考古价值,其他的考古价值不大。”穆彦惋惜的说:

  “那我们村的这位先辈,还是做了件大好事,至少是从那些外国人手里,抢回了我们的祖先的。”陈晓赞扬的说:

  “我看还是和县文物局的人说一下,让他们来看一下,有价值的文物,就带走,没有什麽价值的青铜器,以后这里就建一个博物馆来专门展出这些文物,也算是木林村的名胜古迹。”王云峰高兴的说:

  “幸好有你懂得这些古董,不然我们就是了,也当破铜烂铁给处理了。”陈晓夸奖的说:

  “还是我来办吧!我要找谁。”林云祥说着拿出了,开始打。

  县文物局的人速度就是快,当天就来到了木林村,对这些青铜器进行了鉴定,果然只有三件青铜器具有考古价值,其他的青铜器都很一般。

  这三样青铜器是:一个上面有着精美花纹的铜鼓,一个牛形状的铜扣饰,还有一个上面有着牛和鹿的造型的贮贝器,古滇国的货币就是贝壳。(!)

  是由无错会员,更多章节请到网址:

  如有处置不当之处请来信告之,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给您带来不带敬请见谅。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