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96章 开宗立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本想逃到后院就能清净一下。

  结果面对秦母的询问,他一下子说漏嘴了。然后,居然勾起了秦母听书的兴趣。

  没办法,悲催的秦怀道又从头开讲,足足讲了两个时辰,才勾起了秦母对儿子心疼的情绪,这才饶过秦怀道。

  夜晚,躺在床上的秦怀道,心里暗暗发誓。从明天开始,肯定不再多说一个字,培养徒弟,必须培养徒弟。

  果然,第二天,三娘一大早就来到了秦府,生怕来晚了漏听了一个字。

  然后,面对三女的纠缠,秦怀道终于做了一回爷们。

  不讲,说什么都不讲!

  如果想听,简单,帮他干活,给他找徒弟,让他培养,等徒弟教出来了,便可以在余味轩开讲,而且每天都讲,绝不拖欠。

  三女一听,就知道秦怀道心意已决,便满脸纠结的答应了。

  她们也知道,正事要紧,尽管心里不舍,却到底还是知道轻重。

  然而,三女把这种悲痛化作了力量。

  接下来的半个月,三娘四处疯狂的招收新人,尤其是能说会道之人。为此,他调集了所有纨绔,折腾几个纨绔整整七天没有时间出去玩,差点给程家几人折腾崩溃了。

  终于,遍搜大半个长安城,在秦怀道变态的标准下,共找到了三百个杂役侍女和五十个能说会道的说书人。

  之后,按照原先的计划,由三娘和顺娘负责培训伙计侍女,秦怀道则亲自培训说书人。

  这期间,秦怀道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在城南买了一块地。

  那里是一片小型山脉,被长安人称为南山,南山其实是一片荒地,附近渺无人烟,适合更重的土地也不多,当然,养活一个小村庄还是没问题的。

  主要是这里山很荒凉,基本没什么用。连动物都不多,打猎都找不到猎物。

  不过这里风景很不错,在南山的一处山谷里,不但有山有水,而且气候宜人,景色绝佳。

  这里的地属于一位侯爵,秦怀道来这里看过后很满意,当即找到那位侯爵。

  那侯爵听说过秦怀道,早就想和秦怀道、或者说他背后的纨绔团体认识,况且那块地对这位侯爵来说毫无用处,便爽快的卖给了秦怀道。

  秦怀道出手也阔气,不但买下了侯爵手里关于南山的所有地契,还四处打听谁在那里有地契,想要把附近的山头全都买下来。

  手里有地契的人一听说这种事,纷纷找上门。对这些人来说,卖掉一块无用的山头,回头换回数十亩良田,这买卖简直太划算了。

  没费多少劲儿,秦怀道便把南山所有山头土地全部买下,总共也就花了三百多贯。算是很划算了。

  之所以搞这么大的动静,是因为秦怀道觉得自己以后做的事情可能很多,城里做事毕竟不方便,在城外有一块基地,也方便行事。

  之后,秦怀道又拿出两百贯,这都是秦怀道管秦母借的钱。

  拿出这些钱,让六子出城,大力整顿南山,招收流民、建村庄、建山庄、并且开垦荒田。

  贞观时期虽然富足,米家很便宜,但是流民也不是没有,事实上,古代任何封建王朝,几乎无法杜绝流民的存在。古代百姓生活能力很低下,基本靠田地,稍微有点灾难,就只能成为流民。

  所以这些事情做起来也不难,小六虽然年幼,但是负责这事还是没问题的。

  此时过去已经有近五天了,也不知道南山情况如何。

  不知不觉,又过了将近小半个月。

  这一日,五月十二,马上又到开宝箱的日子了。

  这段时间秦怀道基本不缺什么,所以也没做祈祷,想凭手气开一次。

  因为快开讲,秦怀道心情不错,一大早,便抽查弟子们灌口。

  经过近一个月的挑选,秦怀道选了六个人做了他的弟子。

  说书是一个行业,既然要做,秦怀道就像把他往正规了做。

  首先,他自己堂而皇之的做了说书行业的祖师爷。

  而有了行业,那就得有师徒传承,这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事。这段时间,秦怀道不光教他们本领,还叫他们规矩,说书行业的规矩。

  这些规矩都是秦怀道通过文化光团得来的,他查看几乎所有关于说书人这个行当的规矩,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共选了其中一百零八条。

  别看听着挺多,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关于品德人性的,例如尊师重道、见义忘利等等,真正需要用行动遵守的规矩其实没有多少。

  既然是选徒弟,当然也是要慎之又慎。秦怀道足足选了大半个月,才敲定了六个徒弟,以后他也可能不会再收徒了。

  一是没时间,二是有好苗子也可以推给徒弟们去教导。

  六个徒弟里,大师兄名叫赵伯堂,其他五位徒弟,分别较钱伯益、孙伯文、李伯谦、周伯尚。

  五个徒弟都是孤儿,本就无名无姓,秦怀道取名字也就直接按百家姓赐姓。

  另外,既然是师徒传承,就得讲究字辈,秦怀道对这些没研究,就随便选了一首五言诗。

  “伯伟尚嘉芳,浩天大发祥,闻知尊典训,正直集材梁,礼义为贤度,谦恭有道光,齐家先孝友,之国尚文章,学问通经济,功名奏天堂,祖训欣永振,百世受其昌。”

  一个传承,越是规矩多,越是正统,其实越容易传承。就像字辈这东西,看上去很古板,但是对于传承本身而言,这字辈就像是一个链条,能把传承牢牢地拴住,稳稳的传承下去。

  除了这五人,还有二十个端茶童子。这些人资质不佳,但也如果刻苦努力,也能有一番成就。

  所以,这二十人就将分别跟着六个正式弟子,在他们身边端茶伺候,偷学本事。如果能学到手,将来也允许自立门户。

  一大早,秦怀道在自家小院里,坐在圈椅上,正襟危坐,看着自己的六位徒弟。

  六位徒弟中,老大赵伯堂,正是之前醴泉寺的心童小和尚,这里面,他的天资最好,入门也最早,心性上佳,做大师兄是最合适的人选。

  秦怀道半眯着眼,听着徒弟们分别背诵灌口儿。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