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解忧(上)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历史时空  第二百七十四章解忧(上)

  第二百七十四章解忧(上)

  马车比来时驶的快。约莫小半会子就停了下来,慧珠透过窗几外看,此地是一条古旧幽暗的青石深巷,巷子两旁是一座座并排起的砖瓦院子。不待多看,一处院门吱呀打开,小禄子就张罗着进院。

  院子里陈设极为简单,只有正对院门的一明两暗三间屋子,青石板铺设的百步见方的院地,并一棵老槐树、一口水井,以及东面的一间草顶灶房。

  许是察觉了慧珠的打量,迎出门外的中年妇人畏缩着道:“夫人,妇人家屋舍简陋,委屈您了。”听到说话声,稍行在前头的几人回头,妇人不由更是胆怯,跟在禛身后的一位汉臣摸了摸额头,低声斥道:“去灶房,沏茶水。”妇人慌张的福了个身,急急回了东面灶房。

  由了这个插曲,慧珠倒有些歉意,接下来的时辰。皆是就着小娟的搀扶,眼观鼻鼻观心的静到一旁。直至看见一名衣衫半旧的老汉泼了醋在水蛭的身上,及水蛭圆滚滚的身子缩小,又拿了一个细木条子刨落水蛭,却不再处理伤口,不由出声道:“血口没止住,又没给伤口消毒,若是遭了脏物染了伤口怎么办?”话落,屋内众人显然敦促不安,眼神惶恐的望向慧珠。

  洪水未退,身处灾地,自是没有宫里那么讲究。慧珠自察失言,又转念一想,咬禛的水蛭是从恶水里生长,恶水又漂浮了死尸、家畜尸体,极易染了疫症,她可没忘康熙五十年那场时疫。于是又道:“小心驶得万年船,这里可配有消伤口的药水?”

  众人面露为难,慧珠想了想,再问道:“那烈酒呢?”……又一次过问了消毒的物什,却一无所获,无奈道:“醋,方才拿得醋总归有吧。”众人依然沉默,老汉上前叹道:“水患全淹了,道路也不通,从水患至今,前日才疏通了路。你们还是第一拨过来的人,又怎会有这些烈酒、盐等物。方才那点醋,已是仅有的。”说完,老汉摇头出了屋。

  慧珠望着老汉佝偻的背影,一时间五味杂陈,陡生羞愧之心。

  妇人在一旁踌躇良久,瞄了瞄自家男人的脸色,搅着衣服盯着脚尖道:“妇人这其实还有点米酒,不知道成不成。贵人老爷腿上伤口渗血,妇人家乡有土办法,拿了竹叶捣碎抹上,正是去水蛭咬伤消血的。”

  禛惦记着水患一事,随意的点头允了,小禄子忙接话道:“如此,有劳了,捣些竹叶过来。“说着,又掐看了时辰,补充道:“看能将就些吃食不?眼看都晌午了。”妇人是早就得了自家男人的话,昨晚就备了食材,倒也答的顺口。慧珠心知禛他们还有政事相谈,叫住道:“大婶。我主仆二人随你一起去吧。”妇人不敢不从,领着慧珠主仆去了屋外。

  竹叶好寻,隔壁院头就有竹叶,慧珠摘了些,用清水洗净,将它们捣碎分成两份,就着妇人准备的好的温水、米酒,与小娟一人端了一份回了正屋头,给禛兄弟清洗伤口。

  正屋里,禛兄弟和三名汉臣正围着一张有些残旧的八仙桌讨论水患一事,见慧珠主仆进来,也未暂停歇话,仍旧讨论的正是热烈。

  商讨间,禛并不多言,大多都是由三名汉臣侃侃而谈,至多时不时插上半句,或提出意见。慧珠从三名专营水田河坝农事的汉臣的神情看来,他们对禛颇为推崇,由此可见禛句句是说在了实处,想来他事前也是下了许多功夫。

  一时,禛在桌上下意识的“笃笃”敲打了两下,道:“畿辅一带是三代时期的井田之区,可是今年雨还没下半个月,地里的庄稼就已经淹没在水中了,这难道是地利不如从前了不,其中人的原因不少。”四人洗耳恭听,禛道:“直隶、保定等地平地千里,多是低洼之地,却少有沟渠排水。”允祥抢言道:“正因这两点。今年雨势一大,才造就灾情严重,流民过多。若是造了沟渠,或是储水,说不定还能造福。”

  禛也不恼被抢言,点头道:“夫水,聚之则为害,而散之则为利;用之则为利,而弃之则为害。依朕看来,若是用了这水,也是一利。”因屋内只剩知情之人,禛也不隐瞒身份,略一沉思,道:“朕七八年前,就已开始着手了解江南等地的水田。朕认为,既然江南可建水田,防止水患,并旱涝保收,北方也同样可以。十三弟,朕打算借此机会,以京畿周遭开始开展水利营田,从而再推广至整个北方之地。”

  原来如此,禛竟早在多年前已有打算。她一直知道他对农事重视,没想到竟是筹备多年。这让她不由想起康熙末年,她陪他养伤圆明园,他就一心捣鼓水利营田一事,看来就是世人都认为他是“富贵闲人”之时,他也不忘民生政事。

  这个男人啊!

  慧珠摇头失笑,加快了手里清洗伤口的动作。

  一名汉臣就禛所说,思索道:“要想开展水利营田,用水为利,首先必须治水!这治水却往往极难,是一项费时费财费力之事。”另一名汉臣接着道:“水患淹地颇多。皇上也去河坝亲眼看了,许多地方皆有损毁改变。若真要水利营田,首先需得到京畿各地查勘河流源委、水势特点、水害程度,以及造成水害的原因,再治理河道。”

  属院子主人的汉臣道:“京畿之地,说来就是直隶。而直隶之水总汇于天津,以达于海。至于具体如何,又需实地考察。但现在雨水未停,水患可能再袭,当务之急,还是得安抚流民赈灾啊。”禛眼里赏过赞赏,赞同道:“等汛期过了,洪水全退,能尽心与水利营田,也是入冬的事。现在紧要的是解决流民。”

  一提此事,众人脸上无不黯然,允祥愁眉苦脸道:“流民饥民聚集之地,恰好是京畿周遭。每次天灾过后,皆有瘟疫横生,就是早早做了准备,都死伤甚多。而今年发生在皇城外围,疫情极有可能传到京城。如此只有封闭入京城门,可个省政事皆需每月传达……唉。”话至一半,已是连连叹息。

  闻言,禛眼里一冷,心头大怒。他登基不过三年,国库空虚不说,先有青海叛变等战事不断,后有棚民暴动,现在京畿重地又近乎全毁,若是再让疫情传至紫禁城里,他还有何颜面当这个皇帝!念及此,冷声命道:“水患后一切事宜必须妥善处理,疫情决不能蔓延至京城!”众人惶恐,连允祥在内齐齐跪地。

  禛阴鸷的目光扫个几人,沉声道:“先从各地调粮食,再将朝廷存的粮食算在内。自明日起即刻发粮。药草之类也不可少,夏日正是疾患病发时节,各种防治药草必须尽快抵达京城。至于那些死尸、或疑似有疾的人……”声音陡然剧降,冷酷道:“全部烧毁,一个不留!”

  众人大惊,高呼不可;允祥率先反对道:“此次死伤惨重,且京畿之地多为土豪劣绅,他们与各地达官显贵皆有往来,若是将死尸、有疾之人尽数烧毁,必会引起大势反对,就是八……他们也会紧抓此点不放,反对皇上!再说,舆论一起,又是京城周边,只怕会有失民心,还请皇上三思。”

  已为禛清过伤口,正要放下裤脚,却忽感禛腿上大礼紧绷,刚止过的血水,隐隐往外冒出。慧珠心头气极,恨禛不留心自个儿,却又明白允祥所说。古人常言死者为大,若是禛执意烧毁死尸,遭至反民诋毁也是可以想见,就怕那时不是失去民心可以歇事。

  想到这里,慧珠忽觉不公,心为禛不平。禛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于朝廷,且不说他作为丈夫、父亲、兄弟如何,但就为一个帝王,他无疑是让人钦佩的!然,偏偏他一心为流民做想,却反要以此受逼,何其公平?可若是不以此法杜绝灾后疫情,稍一不慎,疫情传至京城的话……

  为何水患流民偏偏是在京畿重地?慧珠无声自问。

  正一筹莫展之际,脑中念头一闪,慧珠猛然抬头,就见禛沉着面,眉头深锁,终究心头不忍,搁下手里的棉布,起身说道:“皇上,臣妾曾在书籍中见过水患后的处理事宜,不知当讲不当讲。”禛危险的眯眼,目光审视不放,直至慧珠忍不住的身子微颤,才一派淡漠的道:“说吧。”

  慧珠反射性的抚上胸口,稍舒了口气,避开禛如电的视线,背过身道:“水患过后,最应返防的是鼠类以及蚊蝇带来的疫情,其实死尸倒不那么严重,并不是非要烧死不可。”禛眼睛微微一闪,面部绷紧,一瞬也不瞬的盯着慧珠,道:“说,还有何法?”

  慧珠本有些犹疑,不知模糊的记忆可是有用,却听禛如此一问,只得老实说道:“将死尸全部聚在一起,然后寻了未被水淹的山地,挖地……唔,六尺以下,将尸体埋入其中,便不会遭至疫情。”

  说完,一回身见众人面露怀疑,又道:“其实说水患后的疫情,也就是鼠类以及蚊蝇在死尸、动物尸体上衍生,带了恶疾传至人。只要将尸体埋入未淹过水的高地,鼠蝇接触不了,便可无关死尸之事。”话一顿,复又隔着纱幔迎上禛的目光,福身道:“臣妾认为,大力灭蚊灭鼠才是防治疫情的首要之事。”

  (算是挽救四四的形象,咳咳咳。。。。求p)。.。

  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系统信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