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造新朝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皇上,哈立国地处南海腹地,我们也曾见过来自西方的商船。”

  “他们带来了许多物品,与我们进行交换。”

  “这些西方人与我们长得完全不同,当然也和东方人有很大的差异。”

  “他们普遍身材高大,金发碧眼,鼻梁较高,说的语言也十分晦涩难懂。”

  “好在大家都冲着贸易而来,物物交换、各取所需,长期以来,倒也相安无事。”

  徐福对哈立国王讲的“西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直专注地听着。

  “这些西方人带的最多的物品,便是银器和葡萄酒,而我们交换最多的只有香料和木材。”

  “棕榈树的材质同样深深吸引了西方人。”

  “听说他们将木材运回去后,做成了非常精美的手工艺品……”

  “伟大的新朝皇上,哈立国愿意虚心向你们学习。”

  “我们也要建造大船,到时哈立人也可以远涉重洋,去西方人的家门口,同他们做贸易。”

  “呵呵,好啊,国王有如此雄心壮志,徐福自然会帮助你!”

  其实哈立国人就是古老的马来人,他们的岛国就是马来群岛。

  夕阳开始西下,哈立国王马上从身边取出了一块坐垫,开始向着太阳跪拜诵经。

  这是人恒久的信仰和追求,他们随时随地都在践行着心中的理想。

  现在崇明岛上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废墟被大家很快移除了,大海毫不吝啬地接纳了这些废物和垃圾。

  皇宫和百姓的居所在原址上重建。

  石料和木材非常充足,工匠们便放开了手脚,新的建筑比以前更加气派壮观。

  生活和居住区有了一定规模后,内外的城墙便开始动工。

  整个崇明岛呈现出三层施工的场面。

  上千人的施工队伍,一同作战,真有种惊天动地的感觉。

  工匠们夜以继日地奋战了三个月后,一座雄伟壮观的城池,便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围绕着海岛的外围城墙就像一条巨大的石龙,将整个海岛包围住。

  此起彼伏的城墩和烽燧,就像巨龙的一只只眼睛,时刻警觉地注视着海上的情况。

  外墙和内墙之间是宽广平整的土地。

  新朝人已经将逃跑隐匿的马匹和羊群,寻了回来,为它们重新规划营造了一片天地。

  幸存的马和羊,数量虽然不多,但也是整个崇明岛,重新获得生机和活力的希望。

  除此之外,这个区域还是军营和将士们的营地和练兵场。

  营房围着外墙走了一圈,可以说处处都有守护新朝的力量。

  内墙虽比外墙低矮了一些,但也有数丈之高。

  如果遇到战事,内墙也不是可以轻易就攻破的。

  要想有效防御敌人的入侵,除了高大坚固的城墙之外,两座城门则至关重要。

  为此,徐福和翁仲费尽了心思。

  他们既参考了过去众多城池的设计理念,又想着如何去创新。

  他们采取了在城门前挖掘护城河的做法。

  在门前深挖了一个方形的大坑,足有数丈之深,然后灌满了海水。

  平时水坑上面铺设着吊桥,可供百姓和官兵出入,如遇战事,吊桥便被拉升起来。

  敌人要想攻城,必须要涉水或想办法跨过这个巨大的水坑,才有可能。

  在海岛上建城,四周都是茫茫的大海,不存在城门一旦被攻破,还可以向后撤退的可能性。

  所以,海上防御的力量,永远要靠强大的舰船和勇猛的海军才行。

  “将敌人远拒于国门之外,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徐福向广大官兵发出了号令,将士们群情激奋,他们决心誓死保卫新朝的国都。

  崇明岛作为新朝的国都,海港的建设自然也十分重要。

  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一切安全问题都会是问题。

  “丞相,现在要重新清点海军的人员,战船的数量,以及各种装备的情况。”

  “要将新型材料装备在战船上,哈立国既然普遍使用棕榈树木,用来造船,我们便要学习这种技术。”

  “还有坚固耐用的钢材,也要用在战船的打造上。”

  徐福向翁仲做着安排。

  他心里始终想的是新朝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徐福要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为新朝造福。

  “皇上考虑得十分长远,而且非常周全,微臣定当亲力亲为,请皇上放心!”

  翁仲整日在新都建设的第一线,

  他没有一丝的懈怠,一座全新的城池已经拔地而起,翁仲自然功不可没。

  经过崇明岛的一场劫难,新朝如今的基本情况是:

  总人口6722人(包括刚出生的婴儿),已占据的海岛8座(除了崇明岛等4座岛屿外,还有4座规模较小的岛屿)。

  海军官兵2100人,包括复兴号在内的大小战船326艘,渔船及民用船只122艘。

  玉米、小麦、小米等粮食储备1550石,相当于全体新朝人半年的口粮。

  黄金储备280锭,白银1000锭,铜钱500贯。

  这些都是新朝的大帐,现在从齐地一起来到海岛的令狐风成了新朝的新官家。

  他与雁秋共同承担着内务大臣的角色。

  新朝的“家底”经过一番劫难后,比徐福想象中的要乐观了很多。

  “丞相,没想到我们还有这么多人员和储备,新朝仍然大有希望啊!”

  徐福向翁仲等大臣打趣地说道。

  他心中的信念,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会动摇的。

  “皇上,新朝何止有希望,百姓们对皇上和我朝抱有强烈的信念。”

  “我们将会成为海上的王者!”

  “皇上万岁!新朝万岁!……”

  翁仲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众位大臣便齐声高呼起来。

  “新朝有各位的倾心努力和作为,还有百姓们的顽强斗志,徐福便有了百倍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要在大海之中,建立强大的王国,崇明岛就是将来各个海岛的标杆和模板。”

  “我们既然已经选择在海中生存和发展了,大海便是我们广阔的舞台。”

  “海岛就是我们大家永久的家园。”

  “我们是大海的子民,我们也是海岛的主人,我们要为新朝的未来,永远斗争下去!”

  徐福的激情也尽情地释放了出来。

  他有理由为自己亲手缔造的王朝,感到骄傲和自豪。

  “皇上万岁!新朝万岁!……”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