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见尚香 小人现形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吴侯府客房中。

  “张神医,罗先生怎么样了?”孙权面带焦急的问着张仲景。虽然他巴不得罗灵风早死,不过此刻他却不得不希望罗灵风没有事,万一罗灵风真的死在了吴侯府,那他日后的日子就难办了。

  消息一传出,他必定是百口莫辩,引起孙刘交兵。有谁会相信一个好好的人进了吴侯府,不到一个时辰就哭死了过去。

  此时此刻也不是与刘备彻底翻脸的时候。

  张仲景搭着罗灵风的脉门,静呆了片刻。起身道:“吴侯安心,罗先生脉象平和,并不像得病之人。其昏迷只是因为伤心过度。并无大碍,静休数日,便可无恙。”

  孙权听了也暗自松了口气。

  孙权见自己呆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就领着一干人等走了出去。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

  一直静候在一旁的赵云,突然拔剑怒斥:“谁鬼鬼祟祟的躲在屋外给我出来。”

  “咯吱”的一声,房门大开,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走了进来。来人正是孙尚香,赵云曾经在襄山见过她一面,知道她没有恶意。立刻收剑道:“在下不知来人是孙姑娘,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此刻的孙尚香经过了一连串的事情后,已经成熟了许多,自然不会和赵云计较这些,她脸微徽一红,轻语道:“罗……罗大哥怎么样了,醒来了没有?”

  赵云正想说没有,罗灵风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我根本就没有晕,何来醒了没有一说,我在这里等了你半个时辰了。”

  孙尚香嘻嘻一笑脸上的疲惫之色立刻消失了,松了口气道:“千盼万盼总算把你给盼来了!”话正说间,突然意识到这话还有另一层含义,顿时羞的面色通红,有些不知所措。

  罗灵风见孙尚香一脸的疲象,知道这几个月来确实是为难她了。依照她的性格在没有人帮助,出主意,诉苦地情况下,要在狡猾的孙权面前惺惺作态,还不能被孙权发现,的确有些难为她了。

  他望着孙尚香对她鼓励的笑了笑。打趣道:“香儿长大了,懂事情了还知道害羞了。”

  孙尚香小嘴一噘,不满的道:“那么长时间没见。一见面就知道欺负我讨厌死了。”

  罗灵风面露诧异之色,没想到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孙家大小姐也露出这般小女子的神态。

  罗灵风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于是便给赵云使了个眼色,赵云会意的走出了房间,在屋外把风。

  罗灵风见赵云走了出去,立刻转移了话题,道:“这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孙尚香道:“不好,非常的不好。一点都不好!”孙尚香神色有些焦急一口气连说了三个不好,而且还一个比一个肯定,仿佛天要下来了一般。

  罗灵风不明所以,问道:“什么事情不好了?”

  孙尚香道:“还不是那个该死的二哥和曹操。”

  罗灵风心中一动,问道:“他们两个怎么了?”

  孙尚香一脸的怒火,愤然道:“那个曹操派了一个叫满宠的谋士,前来当说客,要我嫁给他的二公子叫什么曹丕的,二哥却打算将我嫁给张昭的大儿子张休。”

  曹操和孙权的结盟,这一老一小的两只狐狸结合在一起一定不会干出什么对刘备军有利的事情,现在刘备的实力乃三家之冠,莫非曹操这只老狐狸想联合孙权这小狐狸,一起来对付刘备?

  不过看情况好象孙权不太乐意这么做,不然他也不会打算将孙尚香嫁给张休了。不过也对,孙权帐下有一个战略远见极其出色的鲁肃,以鲁肃的远见自然可以看出,无论是曹操壮大,还是刘备壮大,他们都不会有好日子过,与其将孙尚香嫁给起不了多大效果的曹丕,还不如将孙尚香嫁拾张昭的大儿子张休,以联姻的方式收了这位江东第一大儒的心,将江东的文臣尽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罗灵风思考片刻,轻轻的说:“孙权此做法显然是想利用香儿,将‘江东第一大儒’变为自家人,好以张昭在江东士林中的权威,来增加自己的民心和威望。”

  想到这事情的关键,罗灵风为公为私都不能让孙权得逞,为公则是江东和睦、群臣一体对刘备军非常的不利。为私则是此次前来就是要接孙策的妻儿回长安,若是孙尚香嫁给张昭的大儿子张休,那他如何带她们回长安,更何况孙尚香早有意于己,自己怎么忍心让她永远伤心呢?

  孙尚香听了罗灵风的分折,“哼”冷哼一声道:“我才不做他们的交易品,张休文不成,武不就,我才不要嫁给他。现在罗大哥来了就好了。”

  话说到这里,孙尚香突然大悦笑道:“现在有罗大哥在,我就不用担心什么了,罗大哥你这就跟着我去罢!”说着伸手握住了罗灵风的手掌。

  罗灵风被孙尚香牵着手走了几步,又是焦急,又是奇怪,不知她要带自己到哪里去。连忙问道:“香儿,去哪啊?”

  孙尚香接口道:“当然是去向娘亲求婚啦!”罗灵风大惊,斜眼看她,只见她眼波流转,粉颊晕红,却是七分娇羞,三分喜悦,并不象是在开玩笑。

  罗灵风没料到她竟会说出这句话来,心想“孙尚香毕竟是孙尚香!有着一般女子没有的直率,口没遮拦。一点也不象江南这边的大家闺秀。”

  罗灵风见她娇美无限,心中大动,不过还是强压着心神,反对道:“不行啊!”

  孙尚香向他凝望良久,脸上的愤怒和惊诧慢慢消退,显得又是温柔,又是失望,“为什么?”这三个字说得竟是十分凄苦。

  罗灵风对女人本就没有什么免疫力,这时吏加抵受不住她如此难过,几乎便欲冲口而出:“我听你的话便是。”但这念头一瞬即逝,立即把持住心神,道:“此刻不行,今日我是来祭奠大哥的,不适合再去求亲。”

  孙尚香听了原由,这才雨过天晴。开心的笑了起来,嗔道:“那你为何不早说,害得我白难过一场。”

  “是你自己急着想嫁出去,怎么又赖到了我的头上。”当然这话罗灵风只能在自己的心中说,他可知道说出这话的后果。

  罗灵风话虽然没有说出口但眼中的调笑意味,却逃不过孙尚香的眼晴,孙尚香想着自己先前的作为。自己干的时候还不觉得,可是现在一静下来。俏脸顿时羞到了脖子根,害羞的逃了出去。

  罗灵风望着孙尚香远去的背影,露出了莫名的笑容。

  吴侯府偏房。

  一位黑衣人正在分析着下人送来的情报。或许各位书友早己猜到了,他就是董卓的女婿兼首席军师,李儒,按《三国志上来说,李儒本殉难于董卓灭亡之时。当然具体历史并没有明述。演义上是说:“李儒是在李傕,郭汜乱长安时被家奴所擒,被百姓咬死了。”

  然而由于罗灵风的出现,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几年前,董卓暴乱朝政,王允为除董卓,而布置了“连环计”。其从府中选了一名最漂亮的歌妓收为义女。先许给吕布,后献于董卓,以此来离间此二人的关系,从而使吕布杀了董卓。

  计策进行得非常的顺利,可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环节出了漏洞。

  王允的义女虽然容貌出色,但是在才智。善解人意就远不如罗灵风现在的妻子,历史上的貂禅(貂禅是否有其人在史学界仍争论很大,大多数人认为貂禅是虚构的)。由于她的一次小小的失误,让董卓的女婿李儒发现了破绽。

  李儒向董卓揭发,可是这个失误很小,董卓那时自大,狂傲,自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人,对李儒的劝告并不在意。反而笑其少见多怪。不但不听李儒之言,反而是变本加厉。而后,李儒渐渐察觉了王允的“连环计策”,多次向董卓提议让其将貂禅赏赐给吕布,董卓依旧不听。

  李儒为人聪慧狡诈,知道董卓再这样下去,只会自取灭亡,于是就准备了一条后路。在吕布杀董卓的时候,李儒就让一面貌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死士替自己死,由于当时假李儒正打算逃跑,打扮得非常的邋遢,吕布等人没有用心去注意。

  后来在游街的时候,又被百姓用石头和一些东西,砸得头破血流,满面的血就更加让人认不出他来。直到后来被百姓啖死,都没有人发现李儒是假的。

  逃出的李儒就在江东住了下来,后又成了孙权的谋士。

  李儒对孙权也可以称为忠心耿耿,孙权也非常的器重李儒。只要他一有拿不定的主意都会问一问李儒。

  这时,孙权大步走了进来。

  李儒知道这个地方几乎成了孙家的禁地,除孙权外,无一人赶闯得过来。当下也不看是谁,就起身拜道:“见过吴侯!”

  来人果然是碧眼孙权,孙权摆手示意李儒起身答话。

  李儒暗付:“主公一般都在晚上或人少的时候来找自己,可现在正是午边人多的时候。主公来此,必有要事。”忙动问:“主公这时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孙权道:“还不是权的那个刁蛮妹妹,我们走了不久,她就溜到了罗麟的房中去了。”

  “难道孙小姐喜欢上了罗麟?”李儒诧异的问道。

  孙权长叹了口气道:“应该是吧!哪个罗麟确实有讨女孩子欢心的本钱。”

  李儒微微皱起了眉头。让孙尚香嫁给张休就是他出的主意。李儒也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重要性。连忙道:“不可啊!孙小姐嫁拾罗麟对我们一点好处都没有,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孙小姐嫁给了张休,那我们就可以利用张昭的威望在江东的才子中一呼百应,给我军日后打下了基础。”

  孙权也非常的烦躁,孙尚香是和他一起长大的,脾气他是再清楚不过了。你倔她一分,她可强(奸g)你十分,没有任何人可以让她干她不愿意的事情。

  孙权道:“仲坚说的孤也清楚,可是我那刁蛮妹妹那关可不好过啊!”

  李儒不以为然的说:“婚姻岂同儿戏,自古婚姻当以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先文台公已然仙逝,所谓长兄如父,主公为孙小姐最大的哥哥,自然也有权利包办孙小姐的婚姻。”

  孙权苦笑道:“问题是香儿根本就不吃这一套,以前孙策还想将妹妹许给周瑜,可还没等周瑜说话,妹妹就第一个跳了出来,说周瑜只适合当他的哥哥,并不适合当她的丈夫,她的丈夫要她自己找。

  李儒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虽然他不太认为儒家恩想的正确性,但在生活的一些事情上还是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女人这一方面,跟着董卓这个淫棍那么久,他对女人的看法自然是非常的淡薄,见孙尚香说出这种话,忍不住指责道:“这不是胡闹吗?”

  孙权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可是她有母亲这位靠山,她胡闹,权也没有办法。”

  孙权一提到吴国太,李儒心生一计,道:“主公,不如这样,你去找老夫人商量一下。老夫人非常的明理,只要我们说明了与张休联姻的重要,老夫人是明理之人一定会答应的。只要老夫人答应,孙小姐就没有了靠山。只要老大人在一旁劝说,那孙小姐也只有嫁拾张休公子一途了。”

  “好注意,我这就去说去。”孙权得到妙计,高兴的向国太的房中跑去。

  国太府中。

  见吴国太端坐中间,两旁丫环侍立。

  孙权见母亲气色有些好转,快步上前拉了吴国太的手喜声道:“娘亲今天的气色好多了。”孙权的话一扫原来的做作,语气真挚无比,原来,国太与姐姐同嫁孙坚,姐姐生下孙策弟兄三子,国太只生下尚香一女,国太同孙权虽非亲生,但长国太早亡,孙权幼孤。国太亲自抚养,视同已出,故孙权视国太胜生母,也真是母慈子孝,十分相得。

  吴国太出右手,按在他手背之上,眼光中全是喜色:“为娘老啦!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眼下娘只有你这么一个希望了,有时间呢!就过来看看娘,娘就满足了。”

  孙权双眼立刻落下了泪水。

  吴国太拭着孙权眼角的泪水,道:“傻孩子,也不看看你多大了,哭什么,现在孙家就靠你一人了。”

  孙权坚定的点了点道:“权一定不会辜负母亲大人的期望,一定把孙家治理得比大哥要强。”

  “有志气,这才象我孙家的儿郎。”国太将声音抬高了八度,给了孙权最大的鼓励。

  “说吧!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正所谓知子莫若母,吴国太早就知道孙权来找他一定有什么事情要和她商议。

  孙权被猜中了心事,尴尬的笑了笑道:“这是香儿的婚事。母亲应该知道,权刚任吴侯,并不能服众。张昭乃我军宿老,是江东第一大儒,若是与其结为亲家,对江东的发展很有帮助。”

  吴国太听了这些话,只觉得头脑中轰然一震,孙尚香是她心头之肉,在她的余生中最关心的就是嫁女一事。先听孙权如此一说,顿感不悦,道:“孩子,你是孙家的儿郎,孙家儿郎上至先祖武(孙武),下至你哥策,那一个不是顶天立地的好汉,那里需要拿家人的幸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张休虽然有才气,但一人在乱世中不知文滔,不晓武略,只知吟诗作乐,岂能配得上香儿?”

  孙权是个地地道道的孝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国太呼唤,便当圣旨一般,先要见了娘亲方才放心。不管怎么说,孙权一见国太发脾气,总是诚惶诚恐,先认个错。现在见母亲生气,孙权什么立场也不要了,急忙赔罪道:“孩儿若有不到之处,请母后责备!”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乃是古今之常礼。香儿闺阁千金,你要为其招赘,为娘也不能反对,然我江东自你父兄创业以来,历来讲究堂堂正正,孙家的地位难道还需以美人来巩固么?何况香儿还是你同胞妹妹?谁跟你施此计,可斩此人。我孙家不要这等为谋利益牺牲骨肉亲情之徒。”

  本来,吴国太深明大义,对政事根本就不过问。可是,孙权不知道嫁女一事是她吴国太最关心的事情,江东所有的才俊她都有所了解。尤其是其中顶尖的几位,张昭之子张休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经过深入了解,吴国太发现张休只有才华,文滔武略几乎就是一个二百五,吴国太岂能将孙尚香嫁给他。

  吴国太一翻言语说得孙权冷汗直流,尤其最后几句话,字字诛心,如利剑一般让孙权如此的难受。自孙策“死”后,孙权虽坐上了吴侯之位,可是却经常半夜噩梦醒来。有时回忆起幼时,懵懂无知,大哥诸般疼爱,不由扪心自问:“自己真的做错了么?”

  片刻过后,孙权逐渐情绪稳定下来,他见母亲对此事如此反感,也只得放弃了,不过他仍然打了个小报告道:“娘,香儿的婚事,孩儿不管了,可是香儿好象看上了风流成性的好色之徒罗麟,这孩儿不能不过问啊!”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