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铜墙铁壁的防线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山野之人,无意于功名久矣。”果然周瑜随口就否决了刘备的邀请。

  孙策也不愿屈于人下,笑声道:“在下一介蛮夫,只学过几日的棍棒功夫,胸无半点墨,安能为之大用。”

  “两位何需妄自菲薄,备用人只讲本领,不重家世。山野之人也可出大才,只要身有一技之长,备自当委以任用。”刘备并不死心,继续劝说道。

  “谢秦侯赏识,我兄弟二人志不在此,望大人见量。”周瑜摇头再次回绝了刘备的好意。

  “哦,是吗!”刘备的语气充满了遗憾,但是他还是很大度的说道:“既然两位志不在此,备也不好强求。不过,备军中的大门,永远为二位开放。”

  周瑜点头称谢。

  一旁的罗灵风虽然知道周瑜会拒绝刘备罗灵风的请求,不过亲耳听了周瑜的拒绝心中还是一阵惋惜。没办法,周瑜实在是太出色了,路上不敢说,但是在水上,他周瑜绝对是无敌的。就连“天下第一水军”都是周瑜亲自训练出来的。

  这次宴会本来就是家宴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节目,众人一起说说笑笑还算是愉快。

  不过,席间刘备经常与孙策、周瑜套近乎,看来他对此二人并没有放弃。

  只是,周瑜知道他与刘备的政见与性格不同,如果在他手上效力,很容易会产生摩擦,所以也都被婉转的回绝了。

  春节过后,军中的事物多得让罗灵风一个头两个大。所有的军团在这次的大战中都遭到了不小的伤亡。其中尤其是镇守宛郡的“天龙军团”“天罡军团”和“地龙军团”伤亡最为惨重。

  罗灵风这个管理兵部的尚书自然是最忙的一个,募兵、练兵和整编分配都要他亲自过问。

  罗灵风在原来的三十五万大军的基础上又新添了五万士兵,交给了高顺让这位练兵大将进行训练。

  由于实力的扩大,战略目标的改变。罗灵风将军中的所有军团重新进行部署。此提议得到了诸葛亮、徐庶等人的大力支持。

  经过了一系列的商议。最终定下了新的部署。

  马腾镇守西凉不变。关羽由宛郡郡守升为司州刺史,驻军洛阳,镇守司州一地。张辽战功显赫被命为襄阳太守,坐镇襄樊一地。由于襄樊一地乃刘备军的要塞,罗灵风为了安全起见,就命军事才华超群的法正从旁协助。益州刺史依旧是军事,内政都非常出色的诅授打理。

  军中的各个要害罗灵风也依次合理的安排了将领镇守。

  虎牢天险:此地乃连接司州要塞,曹操要想从陆地攻打司州的话,就必须要经过虎牢关。此关罗灵风任命了刚加入军中不久,却非常有建树的魏延镇守。在历史中魏延就是一员防守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坐镇汉中时,曾经多次打退曹操大军的入侵。

  镇守虎牢天险,魏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宛郡:这条通向荆州的门户,威胁许昌的要地。众人一至认为智勇双全的赵云最为合适,罗灵风心中的最好人选也是赵云。

  此时。赵云的飞羽弓骑经过了近六年的训练,已经可以一战了现在就差给它立威的机会。罗灵风深信一点,飞羽弓骑绝对会让天下都为之颤抖。

  白帝城和巴郡这两处入蜀的要塞,由蜀中第一将张任和老将严颜镇守。

  至于水军方面。甘宁的乘风水军在巫峡附近守着入川的水道,而周泰的破浪水军则镇守在郏港,守着司州一线的黄河天险。

  从此,洛阳、虎牢、宛郡三地组成一道严密的防线和犀利的攻击战线。洛阳、宛郡、武关也组成犄角形成一道攻防线,宛郡、新野、襄阳又是一条攻防线。襄阳与白帝城也组成一道防线。

  几条防线加起来,大大增强了刘备军对西方的控制。严密的防线综合了起来,几乎是无懈可击。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加班加点,罗灵风手中的事物基本上已经完成。

  这日,罗灵风将手上的一切事物通通处理完毕,来到了议事厅。

  议事厅中,刘备正在和诸葛亮、徐庶商议事物。

  “主公,麟想去江东一趟,望主公恩准。”罗灵风对着堂上的刘备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为何?”刘备放下了手中的事物,奇怪的望着罗灵风。

  自从孙权出兵襄阳和白带城后,两家的结盟已经破碎。孙权派帐下大将吕蒙以重兵镇守江陵,用来防止刘备军的入侵。两家的关系非常的险恶。

  刘备也没有听诸葛亮等人提起要和孙权结盟一事,故而,对罗灵风的请求非常的疑惑。

  罗灵风抹了一下双眼,双眼立刻红了起来:“此去江东乃私事,并非公事。麟上次出使江东,在长江上与伯符、公谨相遇。三人一见如故,谈天说地,情义深厚。随后,我们在石子冈遇刺,众人互相扶持逃得大难。此后,我们三人情若兄弟,眼下他们二人遇害。麟悲痛莫名,想前去江东祭奠,请主公成全。”

  “不可,孙权不同于孙策。孙策乃霸王,做事以义为先。他绝对不会做有违道义的事情。可是孙权是一个无信义的小人。如果不是士元即时察觉到了孙权的意向,现在的襄樊一地。也许就是孙家的了。而灵风乃我军中栋梁,不可冒险。”一旁的诸葛亮反对罗灵风这个不明智的举动。

  “灵风此行合情合理,不过庶并不赞同。灵风安危于我军的强大有着密切的关系,此为公也。兄弟之义,私也。切不可因私而废公。”徐庶也反对罗灵风的冒险。

  刘备也劝说道:“灵风乃军中的中流砥柱,备有今日,全赖灵风之智。孙权乃反复小人,备担心孙权会对灵风不利啊!若灵风有个闪失,备将痛失双翼也。”

  刘备语气中满是真诚。

  罗灵风心下感动,哽咽道:“主公,麟若不去……这一生……恐怕不能安心了。”

  刘备点头表示理解,思索了良久,叹道:“灵风忠义,备岂能不准,这样吧,备修书一封,命你为特使,光明正大的代表我军前往江东祭莫孙策。孙权就算有十个胆子也不敢拿你怎么样。”

  “谢主公!”罗灵风深深的望了刘备一眼,心中充满了愧疚。

  刘备待他以诚,他并不想欺骗刘备。只是刘备已经注意起孙策和周瑜了。罗灵风知道刘备并不是轻易放弃的人,尤其是人才。只要被他看中的人才,他不会放弃的。

  长时间的接触交流,难保周瑜、孙策不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证明他们的身份。为了日后二人不被人怀疑,罗灵风就必须表现出孙符和周谨不是孙策和周瑜,让刘备不会怀疑到他们二人的身上。

  虽然他不愿意欺骗刘备,但他不得不为了孙策和周瑜,对刘备撒了一个没有任何坏处的谎言。

  入夜,清凉的晚风吹拂着孙策修长的头发。

  孙策对月轻轻一叹,眼中露出了思念之色。

  “大哥是在想念远在江东的家人了吧!”罗灵风拿着一壶酒出现在孙策的身后。

  孙策微微点了点头,“是啊!不知道娘亲和妻儿怎么样了,香儿的性格火辣,不知道她在江东是否露出了马脚?”

  “放心吧!大哥,香儿虽然性格火辣,但还是可以分得清事情的缓急,不会让孙权抓到马脚的。”说话的正是端着小菜的周瑜。

  罗灵风招呼两人坐下,对着孙策说道:“弟今日已经得到了主公的批准,明日就可动身前往江东,将大哥的妻儿接来。”

  孙策脸上欣喜之色一闪而过,随即担忧的说道:“三弟此行千万要提防我弟的暗算。他恐怕不会轻易的放过你的。万一三弟因此而受到牵连,大哥一辈子也不会安心的。”

  “这个我明白,不过只要有东吴国太在,孙权就不能拿弟如何!”罗灵风喝了一杯酒,毫不在意的说道。

  “二弟说的不错,你此行最大的靠山就是国太,无论是要带出大嫂还是孩子,这关键就在于国太。眼下的孙权也只有国太一人可以制得了他。”周瑜对孙权还是有些了解的。

  接着,周瑜又跟罗灵风讨论了一下计划的细节,直到深夜才各自散去。

  甄宓闺房中。

  “宓儿,我就要走了。”罗灵风爱怜的抚摸着甄宓的秀发。

  “去哪里?”听到这个消息,甄宓的身体因为激动而稍稍的颤抖了起来。

  看着甄宓不舍的神情,罗灵风温柔的把甄宓拥进了怀中,说道:“去江东,去处理一些事情。”

  由于孙策、周瑜的身份实在特殊,知道的人越少,对他们二人越有利。所以知道孙策、周瑜身份的人紧限于少数几人,就连蔡琰、甄宓等妻子都没有告诉。

  甄宓双手却紧紧贴在罗灵风宽阔的后背上,仰首说道:“宓儿知道夫君是个办大事的人,会经常不在家。不过,只要你能平安回来,宓儿就知足了。”

  罗灵风的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感动。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