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九十四章 :皇甫怒发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秦汉三国  “辽东飞将军?白马天骑?”曹操被贾诩的夸张态度弄愣住了,不禁沿着这个话题问了下去,“文和是否这太史慈的来历?”

  贾诩略平了平心气,微有些艰涩的答道,“这太史慈本是北海太史恭将军之子,家传有太宁十八枪,号称靖东无敌。

  太史恭将军英年早逝,据说只留下这一支血脉。

  但是这太史慈极为了得,据说他不满十岁就能独闯军营……”

  “独闯军营?”曹操诧异的问道,“样的军营?”

  “那是太史恭将军练将的一种方法,就是以二十名枪手,二十名刀盾手以及十名重矛兵组成一个战队,受训的武将不得骑马,也不得放箭,只能依靠的兵器冲过这个小队。

  曹操点了点头,颇有些神往的说道,“这位太史将军练兵训将确实不凡,”随即又是一愣,“适才文和说这太史慈不满十岁便能闯?”

  “诩之所闻正是如此,”贾诩面色凝重的点头道,“不过究竟是否属实,却非诩所能知。

  “料想总有些失实之处,”曹操笑了起来,“为何太史慈会被称为辽东飞将军?”

  “辽东公孙瓒曾在北海求学,受教于康成门下,那时便结识了太史慈,后来太史恭将军辞世,太史慈守孝三年之后本可投效他的义兄汝南公刘玄德,公孙瓒却一力相请。

  正巧汝南公人在江东,太史慈便去了辽东历练。

  辽东之地苦寒,又与鲜卑、乌桓诸族交而居。

  一直为边衅所累,这太史慈一到辽东便打了一个胜仗,竟将鲜卑从右北平逐了出去。

  鲜卑有十二部族居于当地,怎能轻易服了这口气,当下纠集了三万大军要攻打公孙瓒。

  公孙瓒倒也硬朗。

  将他最得力地三千骑队交给太史慈,则亲自率领三万大军策应。

  到了这一步。

  谁都以为会是一场恶战,不想太史慈年纪虽小,却极富智谋,他针对鲜卑大军是各部联合的特点,以各个击破的方法逐一击溃,竟硬是创造了三千破三万的赫赫战绩。

  自此之后,他便被辽东各族称为‘飞将军’。

  意思是他与李广将军相比也不逊色多少。

  “只怕还要逊色一些,却已经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了。

  ”曹操笑着说了一句。

  他对李广相当喜欢,听贾诩说太史慈被称为李广第二,不自觉的驳了一句,不过随即反应,连忙摆了摆手,“且不争论能否当得上,那个‘白马天骑’又是回事?”

  “这‘白马天骑’本叫‘白马义从’。

  是早年公孙瓒所创,不但士兵都是彪悍勇猛之士,所骑的战马也都是千里挑一地好马,又是一色纯白……”

  “这公孙瓒真是不脱门阀世家本色。

  ”曹操失笑道,“这与太史慈有何关系?”

  “自大胜鲜卑于右北平之后,公孙瓒便将这‘白马义从’全数交给太史慈。

  令他为将。

  这太史慈将他父亲练兵训将的方法沿用了下来,竟在短短地两年之内把这支骑队扩充了十倍,足足有一万余骑,至此纵横辽东,无人不知这支骑队的大名,鲜卑与乌桓甚至不称它为‘白马义从’,而以‘白马天骑’称之,大概是说这是大汉天朝的神奇骑兵。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曹操悠然神往的呷了口茶,“这次我不但见到太史慈。

  也见到了这‘白马天骑’。

  “公孙瓒会放太史慈与白马队走呢?”贾诩皱起眉头。

  象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也不是全部的白马战队,不过四五百人罢了。

  ”曹操笑了笑,“依我看来,袁本初多半与辽东公孙结盟了。

  贾诩面色凝重的点点头,“此事确有可能,否则太史慈很难到得了长安附近。

  不过依诩之见,辽东公孙与袁绍定是面和而心不和,实则各怀鬼胎。

  否则定不会遣太史慈南下,这分明是送二人相见。

  如此出乖卖好,定是另有图谋。

  “或者是想左右逢源吧,”曹操大笑道,“只要能袁绍背后不稳就行,这是个不折不扣地好消息。

  长沙孙坚的入局让大汉朝在乾元元年的政治动荡达到了最高点,它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影响一批尚在观望的“袁氏”门生,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孙坚占据的江陵与襄阳的刘表呼应起来,对宛城与许昌形成了巨大地压力。

  不过孙坚没有想到的一点是,他的入局在客观上帮助了刘备:袁绍据汝南而图荆襄的策略因为孙坚的加入而更加渺茫,这让袁绍暗中恨的牙痒痒地,但是袁绍清楚的,唆使孙坚占据江陵的人是败走荆州的袁术,没有袁术的牵线搭桥,孙坚根本不可能得到江陵这个荆州的钱粮仓库。

  刘表的打算很简单,让孙坚北上打宛城和许昌,整个荆州以后是他的,谁都别想染指,而袁术则借助孙坚北上的时候夺汝南,正所谓各取所需。

  接到孙坚加入反叛的消息,洛阳朝堂地态度也受到不小地震动。

  对于南方的刘表,王允等人确实没有太放在心上,至于仓皇南逃地袁术,王允与桥玄等人一致以为不是大患,宛城的曹操有足够的能力压制他们。

  但是孙坚的入局让这个平衡顷刻间土崩瓦解,桥玄在得到孙坚叛乱这个消息之后立刻找到荀爽与王允,告诉他们这样一句话南方出事了,山越一定在蓄势待发。

  对于桥玄的判断,王允与荀爽半天没有吭声,倒是卢植想了想说道,“玄德之事,切不可答允袁绍。

  此时只宜观望,不可草率行事。

  卢植的话让在场地人都陷入了沉默。

  对于刘备,朝臣的态度是矛盾的,在袁绍提出的要求上,朝廷有针锋相对的意见存在,在具体处理上,朝廷也有不同的声音。

  比如蔡邕就提出一个疑问。

  袁绍既然要满足何进处死刘备的愿望,自然是曲意逢迎何进地人。

  为在对奉哪位皇子为君的事情上这么好?如果袁绍仅仅目地在于处死刘备,那么之后奉新君的承诺根本就是一纸空文,退一万步说,就算袁绍真的会奉洛阳为正统,那么他根本没有必要理会何进的喜好,又何必多此一举?刘备作为王允的、卢植的门生,与荀爽、桥玄、刘陶等人的私交都不。

  袁绍不惜得罪这么一大群人也要处死刘备,其真实目地何在?

  这个假设曾让朝臣们争议了很久,最终也没有一个结论,坚持处死刘备的荀爽、刘陶与卢植等人认为只要可以暂缓袁绍与三蛮南下,牺牲刘备值得。

  桥玄与蔡邕则极力反对,一向很少发怒的桥玄甚至怒冲冲的痛斥荀爽三人是纵虎为患。

  王允始终一言不发,态度不明。

  孙坚的反叛让卢植审慎起来,而他的这个意见在数日之后也得到肯定。

  山越遣使者来到洛阳,要求封山越王保汗为定南王,永镇山越、交州,并加会稽全郡为保汗的食邑。

  “趁火打劫,”蔡邕气咻咻的将保汗地“国书”掷在几上,“我等若是答应此事。

  大汉颜面何存?”

  “伯喈稍安勿噪,”王允苦笑了一声,“山越趁火打劫之意甚彰,正是不愁我等不答应。

  “难道我等要答应?”蔡邕瞪着王允,再一一看向荀爽、刘陶等人。

  众人全都默不作声,表情既委屈且无奈。

  “你等妄食君黍,竟做此论,邕自无眼,识得汝等。

  ”蔡邕“霍”的站起身来,举步便向门外走去。

  “伯喈留步。

  ”桥玄站在门外听了良久。

  这会见蔡邕负气要走,赶紧出来拦住。

  “此事老夫已有定计,绝不能容这等事。

  “太尉,此时绝不可再对山越动刀兵。

  ”荀爽急呼道。

  “书生误国,”桥玄毫不客气的答道,“实不相瞒,数日之前我已派人前往偃师,请槐里侯回京一趟。

  听说桥玄请皇甫嵩回京,王允眼前一亮,哈哈笑道,“此事早该与槐里侯商议,竟是让我等耽误了。

  ”说完,他瞥向荀爽一眼。

  “即便皇甫大人又能如何?朝廷现在要兵无兵,要粮无粮,北有袁绍、高颖屯兵,东有刘焉、南有刘表、孙坚、西有袁槐,更有鲜卑、匈奴、乌桓虎视眈眈,当此之时,对山越只可结交,不可树敌。

  若是山越肯助我等攻打孙坚,则此事或有转机。

  ”荀爽来回踱了几步,又说道,“当日为了缓袁绍之心,更解三蛮南下,我等便连玄德也可牺牲,何况今日?只要眼下危机可过,山越占据之地自可复夺。

  “倘若山越得寸进尺又如何?”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皇甫嵩大踏步的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侍御史桓典。

  “山越若是得了会稽,在江东便有了立足之地,那时趁我中原大乱,他可束兵攻打丹阳,继而取吴郡,如此江东尽归山越,我等岂不羞死?”皇甫嵩一步不让的继续说道,“适才我闻列公竟要奉玄德以平何进之怒,这般亲者痛而仇者快之事,诸位做时可曾扪心自问?”

  “难道我等不愿一战?奈何力有不逮,又能如何?”刘陶无奈地苦笑道。

  “诸位好欺人之谈!”皇甫嵩一阵冷笑,“冲锋陷阵之时,嵩倒不曾见到诸位,这会说到力有不逮,大人说得却是理所当然,却不知这力如何的不逮法?”

  堂上众人一起瞠目结舌的看着皇甫嵩,不该回答才好。

  如有处置不当之处请来信告之,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给您带来不带敬请见谅。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