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部 吏部外郎 第四十章 陷德子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第四部虎胆县令第六部吏部外郎第四十章陷德子第四十章陷德子  柳德子虽放松了警惕之心。ZUILU.neΤ但此人素来谨慎。平日看似轻狂。却知道事情轻重。因此。人前人后。还是竭力掩饰此事。不仅让儿子继续寄养在别处。坚决不和自己生活的接触。而且。为其取谐音为“罡”。同为阳刚之气十足的名字。

  但是。柳德子毕竟渐渐有了侥幸之意。以前。即便连他自己。都很少去看望儿子。如去。也是极为谨慎掩蔽。从不被人发觉;可随着事情的风平浪静。侥幸心理开始泛滥。柳德子爱子心切。不仅去得愈加频繁。行动上也少有遮掩。慢慢地。一些捕风捉影的窃窃私语在柳府下人中流传。

  对于柳老爷的奇怪行径。开始时。最为下人们接受的一种流言是—主子外面有人了。金屋藏娇。

  群众之中。永远不缺乏富有想象者。有些人便将流言夸大——柳老爷在外面藏着一位天仙般的夫人。非常宠爱。所以经常去往那里。夜不归宿。

  “你们都说错了。也可以说是说对了一小半。我知道实际的内情。”。流言几经变化。一个自称是熟知内情的下人对大家的猜测不屑一顾。神神秘秘地道:“老爷确实喜欢呆在那里。但不是为了什么天仙般的美人。而是那边的那位。为老爷生了一对双胞胎大。能不欢喜?能不倍加宠爱?”

  这个群众中的天才的猜测。算是蒙对了。而这份传言也很受大家的追捧。在柳府下人们中间传得众人皆知。于是。当李缜的密探借机拉拢到一位厨房的仆人时。便毫不费力地知道了传言的内容。不得不说。这个密探拥有非常敏锐地职业嗅觉。从听到传言的一开始。他便感觉这里面应该有戏。

  于是。顺藤摸瓜。通过跟踪已经没有多少警觉心的柳德子。探子轻易就知道了别宅的住址。然后。又是老办法。暗里派人紧密盯着宅中的动静和人员出入情况。明里。探子借故和宅中一位“底层同志”攀上交情。热情拉拢。钱财收买。没费什么周折。就问出了柳德子竭力想隐瞒的秘密。

  说实话。这份秘密。在别宅中已不算秘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越想掩盖什么。人们反而觉得越奇怪。此时。一些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的人。便会犯了常识上地错误—只要规矩定得越严。就会保守得更安全。可惜。别人都不是傻子。也不是木头。他们都是可以动脑筋、会思考的人。你越在一件事上小心得古怪。秘密反而暴露得更迅速、更彻底。

  知道了柳德子苦苦隐瞒的秘密后。李缜和自己的耳目们稍加分析。便大喜地认定这件柳德子地计划中非常有利用价值。于是便第一时间转告给丁晋。让他以之为把柄、为手段。开始进行攻击柳氏的行动。

  丁晋将此事告诉行动的执行者—黄花子后。黄花子马上吩咐手下的几百号兄弟。让他们组织一些富有演讲和八卦精神的长舌头群众。尽快将柳德子同志的好人好事大肆宣传。务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辐射和覆盖长安城地大部分地区。

  黄花子作为总指挥。因为尽职尽责。在实际地行动中。又从手下反馈的信息中获悉到一些事情。于是将之汇报给丁晋。并建议为柳德子的好人好事再添点料。让他的光荣事迹再上一个大大的台阶。

丁晋听完后。大喜。真是没有想到黄花子这个家伙还真好用。这样的下属。不仅交代的任务执行得妥妥当当、漂漂亮亮。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忧领导之忧。急领导之急。哪个领导会不喜欢呢  那么。黄花子到底准备给可怜的柳德子同志再添点什么料呢?

  事情要从柳德子地发迹说起。当年。他是阳曲望族柳氏的嫡系子孙。家庭教育好。本身也有点文采。于是便抱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来长安赴考。结果非但没有考中。还惹下一桩可能牵连到整个家族的大麻烦。

  前文说过。柳德子这个人他在长安城准备科考的时候。也不知怎么地。就和窦刚的一个小妾有了私情。因为小妾身份特殊。不能随便出入侯府。为了和美人偷情。柳德子竟夜入朝廷重臣的府宅与窦刚的宠妾幽会私通。结果东窗事发被窦刚逮个正着。刚大怒欲把柳德子给宰了。忽然发现柳德子是个“年未二十。仪神隽秀”的英俊少年。

  窦刚一时动了恻隐之心、惜才之情不禁说:“听闻你善为文。可作诗自叙。称吾意当免你死罪。”。柳德子这个人确实是胆子很大。普通人早吓瘫了。他却是面不改色。解绑后拿起笔来一气呵成。当即成文。窦刚看完后欣然赞许竟把爱妾嫁给他。“并资从十万”。赞助他去考试。后来柳德子高中后。窦刚不仅收他为门生。还奏请念宗皇帝授柳德子为“校书郎”。直接做了中央官员。从此平步青云。仕途上没有受过一点挫折。

  因此。窦刚对柳德子可谓是恩重如山。说是“再生父母”也不为过。但是正像黄花子说得那样。以前付出得越多。窦刚的愤怒也就越大。他建议丁晋。便是要抓住这件往事。大做柳德子地文章。

  丁晋分析后。感觉这个事情。必须要善加利用。如果要用。就得想好对策。否则用不好。反而会激起窦刚地怀旧恻柳德子作为窦刚的得意门生。两人已经交往十多年。相互之间是有一定感情基础地。

  反复思虑后。丁晋干脆将这件事和柳德子为儿子借气之举。混为一谈。就是将他往日的偷花好色。说成是处心积虑的窃取窦刚运数的算计、阴谋;诬其为早有预谋。想通过窃取窦刚的福、命二气。来帮助自己达到私欲。

  这样的指责。就非常阴险了。窦刚当年之所以放过柳德子。一是因为其确实有才。此外。大概也是由于他年纪还小。不尚懂事。窦刚认为谁也有年轻轻狂之时。年轻人无心之下犯点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以自己的宽容来保护这个有才的年轻人。

  可是。如果丁晋构陷柳德子为早有图谋。这种东西要流传出去的话。柳德子恐怕就再无翻身之地了。因为。那样的话。窦刚的宽容。就变成了笑柄。堂堂宰相之尊。徒无识人之明。强忍绿帽子的羞辱。几经袒护的却是一位时时刻刻想着要侵害自己利益的阴险小人。而且。即便连这顶绿油油的帽子。都可能是算计下的产物。这样的失望。这样的愤怒。窦刚即便肚子再大能撑船。也必羞愤欲死。又如何容得下柳德子?

  虽然阴险。虽然卑鄙。丁晋还是没有多加犹豫便决定付诸行动。政治斗争。无需讲什么仁义。讲什么道德。既然柳卑鄙在先。他又何必假惺惺地装腔作势?

  这叫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而且是加倍奉还。务求一击致命。

  黄花子听了丁晋的指示后。不知觉地感觉后心有点凉飕飕地发冷。原本。他建议丁晋宣扬此事。往大了说。也就是想揭发一些柳德子当年的丑行。张扬一下八卦精神。以让窦刚羞辱而更为愤怒。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同样的一件事。丁大人稍微改变了一下宣传内容和侧重点。就让事实真相向人们最恶意、最龌龊的想象空间发展。难怪当年卫师父说:别看咱们每日做些鸡鸣狗盗、横行枉法之事。论起坏来。比那些当官的可差远了。

  黄龙九年五月的一天。朝堂上。首宰窦刚和另一位宰相—“门下侍中”卢士琼大吵了一番。

  起因。还是因为他们各自“取士政策”的不同意见。在这次朝会上。御史铁良辰弹劾了卢士琼举荐的一位京兆尹官员——“司户参军”、“判鸿胪寺典客署事”白奇贞。贪赃枉法。收受巨额贿赂。为外夷商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本是一起再正常不过的弹劾之举。却最终演变成一场激烈的争执。主要原因是。白奇贞这个人出身贫寒之家。因在长安城内素有贤名。而被朝廷卢士琼举荐他的时候。窦刚便提出了不同意见。坚决反对起用这个人掌管帝国的对外事宜(注:鸿胪寺下辖的典客署。职责是:掌外来使节、商人、四夷君长朝见之礼、收贡、回赐)。

  这倒不是窦刚对白奇贞这个人有什么仇视。也不是因为和卢士琼有矛盾。故意反对。而是窦刚从来就不赞成任用平民出身的官员担当朝廷的重要职位。更加反对他们担当任何和金钱、财物有关联的职位。

  这样的固执。来自于他对平民出身的官员的偏见。窦刚认为平民出身的人。没有贵族子弟自小培养熏陶的修养、知识和能力。不能胜任朝廷的中高级职务。勉强让他们担当。害大于利。

  他的这种主张。自然引起了朝廷中很多大臣的强烈反对和愤慨。(。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章节更多。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