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五部 尚书省内 第十七章 值班的一天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第四部虎胆县令第五部尚书省内第十七章值班的一天第十七章值班的一天  又是一夜过去,清晨,街鼓还没有响起,丁晋却被窗外一阵淅淅沥沥的雨声唤醒,披衣下床,轻轻推开窗户,一股微寒而清冷的气息,迎面扑来,精神不由为之一振。ZUILU.neΤ昨晚睡得太沉,却不知何时下起了一场小雨。

  小雨还在哗啦啦地下着,窗外阶下及对面的房屋的青瓦上,皆是湿漉漉的,透着被大自然清洗过的明亮,院中,雨水汇集的一条条小溪自顾流着,缓缓流向门外的水渠。

  梳洗过后,丁晋出了房门,地下非常湿软,虽是洒了沙子,还是可踩出脚印,看来,这雨虽不大,却是已整整下了一晚。长安城的夏天,雨水特别多,对于“上班一族”,是个不小的麻烦。

  就在上个月,长安下了一场大暴雨,街道上水深数尺,“吏部侍郎”刘纵大人去上班,结果在“崇义坊”西门那个地方,被水围困,之后在水中漂浮了几十步远,街道两边店铺里的伙计们看到他身穿官衣后,呼叫着相继进到水中救他,才使他免遭一死。但是其它人就没有他这么幸运了。那一天,长安溺死了好多人。

  幸好,丁晋上班路经的几个地方,并没有被雨水阻塞,后来,他看了朝廷发给官员的邸报,才知道当天暴雨的严重性,邸报上的记载是:“京师大风雨,毁屋扬瓦。人多压死。水积城南,深处丈余,入明德门犹见车辐”。

  宰相姜公浦,就此事向天子建议,如遇大风暴雨。视情况。可让官员暂时休沐在家。有倒霉地刘侍郎的前车之鉴,几位相公都表同意,天子于是御批准奏,并规定了具体的通知方法为,以宫内鼓声先行通知各主街“街鼓”。再以“街鼓”通知分散在各坊内的官员。

  这条赦令。得到了广大官吏们的支持。因为,长安城以前虽修有明渠和暗渠两种排水设施,但这些设施多已年久失修。有关部门不是不想修,但这几年朝廷财政异常紧张。每年都是大笔地财政赤字,真是有心无力,所以,每逢多雨季节,几处低凹地街道,总有积水成患,如果这次不是刘侍郎“以身犯险”,恐怕朝廷依然不会重视广大官员们的雨天上班问题。(YY书吧)

  不过,今天这样的小雨,当然不在暂休之列,“街鼓”以和往常相同的节奏响了起来,这既是报时的鼓声,也是催促官员们上班地鼓声。

  穿衣整戴,收拾完毕,当丁晋来到大门口地时候,丁翼已经将马儿牵了过来,吩咐了丁翼几句,他翻身上马,向坊门行去。

  出了坊门,马儿速度加快,踢踏地马蹄踩过街道,翻起一片泥点。长安城的大街,多是泥土之路,若逢雨雪,土道经行人车马践踏,行走极为不便,这也是官员们不想雨天上班的原因之一。

  当路过“通义坊”地时候,丁晋下马,在街市摊点买了一份“煎饼”。这时的长安,人们已经开始流行吃面食,这种早点所售卖地“煎饼”,其种类和加热手段,和后世的基本差不了多少,很是香甜美味。

  不过和妻子做的饭食还是差了点,丁晋咬了一口煎饼,细细品味着。往常,他都是在家中吃早点,不过现在小板已经八个月身孕,丁晋不让她操持家务,而别的丫鬟仆人做的早餐,总是让他无法满意,因此还不如路上买几个煎饼来得合适。

  “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丁晋正要翻身上马,身后传了一阵大嚼和赞叹的声音,他好奇看去,却是自己在尚书省的同僚“郎中”孔光。

  这个人据说是孔圣的后人,可是无论性格,还是做事,一点没有“圣人”的风范,为人时而迂腐时而古怪,省内的人缘并不佳。

  丁晋笑着打招呼:“孔大人,早啊。”然后,又看其大口咀嚼、满脸陶醉的样子,好奇问道:“孔大人,这煎饼饼真有此等好吃么?”

  孔光艰难地咽下一大口煎饼,摇头晃脑道:“此饼好处,言怎能道尽,你以后慢慢刻体会得。丁大人,请了。”

  说完,翻身上了自己那头老毛驴,踏着泥浆向前行去。

  丁晋觉得这老头很有趣,上了马追赶上孔光,用话搭讪着,不过老头的兴趣全在饼上,并不想多说话,丁晋也不生气,手中拿着煎饼也大嚼起来。()

  不一会,两人到了“广运门”门口,由甲士验过“鱼符”,进入皇城,再行了半柱香时间,到了位于“承天门大街”旁的尚书省。

  进入尚书省大门,两人就要分道扬镳,临走时,丁晋对孔光道:“孔大人,今日乃下官值班,您稍等片刻,下官一会便去为贵曹取出印符。”

  都事官,有掌印和稽察缺失之责,十二位实职都事官,每人轮值十日,一旬一换,今日便是轮到丁晋值班了。

  孔光无论对谁,都是那副“公事公办”的脸色,从来不苟言笑,这时板着脸道:“好,那本官就等着丁大人取印。”

  因为都事官有“掌印”的责任,所以每天下班时,每房每曹的印章都要有值班的都事官,统一收集起来,然后放到一处保卫森严的地方,由值班吏员和卫士看管,第二天上班前,都事官再将印章取出,分发给各房各曹。

  辞过孔光,丁晋来到“尚书左丞”所在的签押室,也就是束元嘉的“办公室”,左部各司的印章等物便放在签押室的内房中。丁晋拿出随身携带地一半钥匙。和值班的小吏持着的半把钥匙核对无误,然后并在一起,打开柜子,陆续取出十余枚印章,这就是分属左丞管理的各曹房的权利象征。

  随后。丁晋又来到“尚书右丞”杨承和地签押室。取出右丞部地印章。将这些印章,一一分发给各司、各曹、各房,而同时,丁晋还要清点本司人数,这就是都事官的另一职责:稽察缺失。也就是“考勤”。

  将这些虽不繁重但非常细碎的事情忙完后。丁晋这个值班都事官的“早课”也就完成了。接下来,就要开始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需要到顶头上司“尚书左丞”那里听候训诫和接受一日地工作安排。但这不是所有地工作,当日收到地一些紧急公文。随时会分派到各房处理。

  束元嘉已来到了自己的公室,刚才丁晋来取印章的时候,这老头还没到。(.8.)此时,束大人正舒服地坐在宽大地藤椅中,抿着香茶。

  “束大人,下官第六房都事官丁晋点卯完毕,来报。”丁晋拱手道,这个时代的礼节还没有后世那么繁琐和尊卑,尤其是在官场上,那些出于恭敬和仰慕地大礼参拜不提,一般下属官员面对上司,也只是拱手一礼。

  束元嘉瘦猴一样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笑道:“青云啊,各司都无缺失吧?”

  “禀大人,本部各司都无缺失,该到之人无一缺值。”

  如果不算那些挂着名衔而不用上班的人的话,确实各司都没有迟到、不到者,而那些占着位置不干事的人,是不算入考勤名单的,这是整个省内人人皆知的“潜规则”。

  而要将这些人都算入尚书省官吏名单的话,那将是一份臃肿庞大的机构名单。比如,丁晋这个级别的都事人员,职官令中明确规定:尚书省计列十位都事官,可是实际上却有十八位都事官,更有其中六位,是只拿俸禄不干事的“关系户”,而“主事”这个级别的人员,原本也为十位,可是实际上,吃着这份俸禄的人员起码有二十余位。

  此外,挂着尚书郎中、员外郎名号,却常年也不见一面的人,也大有人在。而这不只是单单尚书一省的情况,中书省、门下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诸卫、诸军等中央各机关,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吃空俸禄更严重的是,据说最近几年,那些“关系户”已经不满足于只担个有名无实的长官,有一些背景深厚、靠山强大者,已经纷纷走到前台扮演角色,这导致的后果就是部门之内,职权重合,人浮于事,矛盾倾轧,,混乱不堪。

  对于丁晋的回答,束元嘉自然知晓内中含义,于是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将分属“第六房”的工作,指派给丁晋。

  束元嘉能担任“左丞”之职,能力自然是有的,就拿着分派工作来说,虽然有几百份公文,但是哪些公文重要,哪些公文次要,那些公文急用,那些公文可以拖延,哪些公文更要注意些什么,几句话,便给丁晋讲得清清楚楚。(WWW.wjxsw.)

  丁晋心中佩服,暗叹束元嘉虽其貌不扬,可是这份治事和统筹能力,在省内恐怕找不出几个人能相比。

  他这样想着,神色间不免就露出了佩服的表情,束元嘉很受用,但又想起了丁晋等人曾嘲笑过自己的容貌,心中升起一股怒气,小子,老夫终有一日会让你知道厉害。

  “呵呵,好好,青云啊,你的天分确实很高,老夫不过略有提点,你便知道变通,不错,不错,老夫很看好你,以后只需努力做事,本官定当在高大人面前举荐于你。”

  束元嘉一副慈祥的笑菩萨模样,不知底细的人,定当认为他是一个心慈和善的长官。幸好,丁晋已得“座师”杜黄裳提醒,知道这人最是面善心恶,是个招惹不得的难缠角色,杜黄裳曾在尚书省担任右丞之官数年,当时和任职“郎中”的束元嘉可是打过不少交道,所以深知其底细。

  不过丁晋自问自己和他没有什么矛盾,平日也是尊重恭敬得多,所以也不担心其他。既然没有选择上司地权利,那就做好自己的本份便是。

  中午,丁晋照例带领几位小吏,巡视各司曹,看有无早退和缺失情况。及至巡查完毕。正好午休鼓声响起。因为是值班身份,所以丁晋无法回家吃饭,于是随了范理、杨凭等人,自到食堂吃饭。

  官场之上,即便连“公共食堂”。也是要分清尊卑和上下级的。怎么分呢?饭菜质量上区分。而且这种划分标准,还明确列入了国家的律法职官令中。

  依品级高低订有具体标准,如尚书省夏季的伙食费定例为:四至五品地标准是菜肴七盘。细米二升,面二升三合。酒一升半,羊肉三分,瓜两颗,鲜果一枚,余酱、醋、盐、豉、葱、姜、葵、韭等调味品各有差,六至九品地标准是菜肴五盘,酒半升,瓜一颗,白米二升,面一升一合,油三勺;而对于那些更低级的胥吏,基本上只有两三个菜,加米面若干,其他诸如水果酒饮料之类,那是根本不用想的。(WWW.wjxsw.)

  除了这一点影响团结的不和谐因素外,总得来说,公共食堂的气氛还是非常良好地,怎么说也是免费饭食,且吃得实在不错,而且各位同僚混坐一起,利用空闲时间谈天说地,是个不错地消遣。

  丁晋地新同事第五房主事杨如月就总结了几点好处:一是让平时各坐各的厅廨、各办各的公事之大大小小地官员,借助会餐食堂,获得一个和睦融洽的氛围,即如《柳记所描述地,“礼仪笑语,讲义往复”,谁在吃饭时还能保证正儿八经的模样?人际关系的改善,自然有利于共同治事职能的发挥,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

  二是在此基础上,增进各相关部门有司的联络,促进信息互通。坐机关者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公事的办理妥善与否,往往涉及同其他部门的配合(官场术语叫“联事者”),倘若全靠具文行移交换意见,势必因公文旅行而降低行政效率。有了食堂,“凡联事者,因于会食,遂以议政,比其同异,齐其疾徐”(《崔记),协调认识提高功效的好处毋须赘言。

  三嘛,长官们估计也是想创造一个“集思广益“的群言堂形式,比如有些涉及到大家利益的棘手之事,可以交给众人共同讨论,讨论的结果,少数服从多数,以后再有不满,也不能怪责上司一个人了。

  杨如月这个人,总喜欢总结一些事情的特点,不过他说得还算有道理,听了他对食堂的分析,连最爱和他抬杠的李缜都点头同意,大家都是在机关混了多年的老鸟,说起感悟,并不比新进官场的菜鸟杨如月差到哪儿去。

  不过,杨如月只看到了食堂的好处,对一些不太好的地方尚未关注,有时候,食堂其实也是个是非之地,人多嘴杂,大家沟通到兴高采烈之机,不免有口无遮挡的时候,而失误之言,一出口便能伤人、得罪人,得罪了君子还不打紧,得罪了小人和领导,可就没准什么时候会倒大霉。

  举个活生生的例子。原尚书省第五房的主事是一位叫沈传师的老官吏,平时喜欢端些架子,别人看他是省内老资历,也不和他一般见识,于是便越发得意得没了边。

  有一次,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正赶上几个白吃俸禄的“关系户”也在场,这些人定期要来省内报道,其实说白了就是来“领工资”,顺道就在食堂吃了饭。沈传师是勤勤恳恳了一辈子,才熬上主事的职务,所以分外看这些人不顺眼,正好,此时有不少苍蝇飞来,沈老头以扇挥之,口中还嘲笑道“哪里来的东西,一下子就能聚集到这里?”

  这句话,只要不是白痴,谁都能听出其中的意味,那些关系户听罢脸色都变了,其中一位面相猥琐叫程至行的,不仅背景深厚,且是个最记仇的人,就因为这么一句,便利用关系将沈传师卸职问罪,又找了些小错误将沈老头发配到永州去服流刑。

  昨日还官派十足、得意洋洋的沈传师,只因一时冲动口误,就遭遇了悲惨的命运,无怪有些久历官场、遭遇过坎坷的官吏们感叹:仕途险恶,宦海风涛,别看今天是高官厚禄,明天就可能锒铛入狱,不知道的人羡慕自己,谁又知道他们心中经常是提心吊胆。

  不过,也正是有了这个沈传师的去职,最近被朝廷“察举”为“官身”的杨如月,才能通过多年来积攒的人脉关系,进入尚书省任主事之官。一个萝卜一个坑,杨如月的运气不错。

  闲话不提,话说食堂的进餐形式是“分席制”的,也就是大家各据一几、席地而坐,盛放菜肴等物的载体,是一个称作“案”的托盘,东汉时梁鸿之妻孟光给丈夫送饭时,为示尊敬,总把托盘举到和眉毛一样齐,由此留下了“举案齐眉”的典故。

  席位的排列,同样要讲究尊卑上下。由堂上到门口,官职由高到低,像丁晋这样的官员,可以排到中间位置.。等到大家坐好后,自有侍役举着案,将各人该得的一份送到几上。

  饭菜确实还不错,虽然没有那些酒楼名厨们做得色香味俱全,但也算美味可口,荤素搭配也恰当,可看出主厨是个细心之人,公共食堂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算很难得了。

  吃饭的时候,丁晋喝了一点点酒,感觉有些头痛,于是将其他的水酒瓜果,都分给了杨凭等人。待到勉强食毕,头疼愈加剧烈难忍,丁晋手抚额头,感觉里面似乎有把小刀子,不停地翻江倒海,切割着自己的神经,剧痛之下,他的脸庞都有些抽搐。

  几个下属见状,忙将他扶回第六房公堂,然后让他在内室的床榻上休息,有小仆弄了温热毛巾,敷上额头,被毛巾上的热气一冲,丁晋感觉好受了些,散乱的思维也慢慢恢复。这是他的老毛病了,自从那次大病一场后,就落下了这个病根,时时发作,剧痛无比,剧烈时,似有人事全非、恍惚荒诞的众多幻象,感觉自己的脑子似乎要分裂成两半才会罢休。

  在内室休息了一会,头疼渐去,丁晋让众人下去办公,自己又歇了会,感觉疲惫的精神好受些,便下了床榻,走到公堂处理公务。

  看他出来,总是一副病怏怏脸色的李主事,关心地问他如何。丁晋谢过对方,装出一副轻松的表情说无妨了。李主事让他不可大意,如果不舒服,可休沐两日,曹中有自己看着,不用担心。丁晋再次谢过他的好意,推说完全没事了,这才让嗦的李主事放弃了继续关怀。

  丁晋和这位副手的关系,还算融洽,李主事除了惫懒和嗦外,也没什么大缺点,老头心底挺好,不时地传授丁晋一些他自己总结出来的在尚书省的“为官和生存之道”,虽然未必有什么大用,总是一片好意。而同时,丁晋没有一般年轻人的虚浮骄傲之态,对老人很尊重,李主事经常请病假,大部分工作都是丁晋处理,他也从没抱怨过什么,从这些地方,李主事对丁晋的印象大佳,因此,两人的关系非常和睦,并没有其他房、曹那种一把手和副手闹矛盾的现象出现。

  丁晋伏案办公,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因着时代的特点,帝国官员是上班时间很早,下班时间也比较早,大概是后世三到四点这个时间段,大部分官署都到了散衙时间。

  在下班前,丁晋照例要巡视各司各曹,一是检查有没有人早退,二是将印章收起来。然后将这些印章重新保管到左右丞的签押内室里,这样,一天的工作也就结束。当然,如果有一些重大急办之事,值班的都事官往往还需要加夜班。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