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56.赵路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上郡的守军军饷,是你拨发的吧。”

  武则天渐冷语气的语气让赵路感到脖颈一阵发凉,连忙跪在地上:“陛下,臣,罪该万死!”

  “说来听听,你有何罪?”武则天冷哼了一声。

  “额……臣不该让开国候赵括代臣发放军饷,导致军饷延误。”

  武则天眉头一挑,拿开国侯来压朕,果真是个老油条。

  看着跪成一团的赵路,武则天眼里杀意一闪而过。

  “臣本以为他会秉公守法,将军饷送往前线,可谁知他中饱私囊,将军饷藏在了自己家里。”

  “你身为户部尚书,下面又无数的直属部门可以代做此事,你却偏偏选你的侄子赵括去发放军饷,即使他继承了开国候的爵位,也没有权利和资格代表户部,难道你的脑子是长在屁股上了吗?”武则天拍着龙椅喝道。

  赵括缩了缩脖子,眼睛盯着地面,面无表情道:“臣,该死。”

  武则天俯身看着下方跪着的赵路:“你可想过,如果军饷丢了当是何罪?

  咱们大唐以军扩国,军队是立国之本,你身为诰命大臣却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险些让长城的守军丢了军心。”

  “微臣知罪,臣,愿意接受任何责罚。”

  “挑梁小人。”武则天在心里默道,嘴上却换了一套说辞:“念在你三朝元老,又是初犯,就罚俸半年,可有异议?”

  “谢陛下开恩。”赵路用脑袋磕在地面。

  武则天眼睛转了转,“还有,听闻你的侄子赵括死了,你身为他的伯父,于情于理都应回去处理下家事。朕放你一月假期,你的职务暂时由户部侍郎代理。”

  听到武则天的安排,赵路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站在边上的长孙中,后者冲着他微微摇头。

  “臣,领旨。”赵路缩回脖子说完,仍旧跪地不起。

  “你还有什么事吗?”

  “陛下,臣犯错愿以死谢罪。可臣的侄子赵括是开国候的继承人,饱读诗书的栋梁之才,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了上郡,实在可惜。

  臣,恳请皇上为我的侄儿做主,找出凶手。”

  “哼,赵括身为开国候的后人,残杀了七十多名无辜少女,这样的人,你称他为栋梁之才?

  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的死本是罪有应得。

  如果不是念及他是你们赵家的后人,朕早就下令挖坟掘墓了。

  还有,我让你休假一月,就是让你好好反省,这样身形不正的人,你居然还想推荐他出仕!

  赵括的行为已经不配封侯,他这般行径也不知道学的是谁,难道这都是你们这群长辈以身作则做出的榜样?”武则天面露怒意,言语里满是嘲讽。

  赵路一惊,冷汗瞬间打湿了后背,这些他早就知道,但是没想到女帝会在朝堂上当面说清,也怪自己多嘴,为什么这时候说这件事。

  听完武则天的解释,众臣纷纷看着赵路,神情复杂。

  “愚蠢。”长孙中心里骂道。

  “传朕的旨意,从今天起,取消赵括的爵位。

  告知那些仗着是王侯将相后人,行为跋扈不检点者,平时手脚放干净一些。

  否则,别怪朕绝情。”

  “陛下圣明!”

  听完武则天的号令,长孙中和赵路的眼皮跳了跳。

  “退朝。”早朝沉默了好一会,武则天身边的太监才拉长了音调吼了一声。

  众人目送女帝离去,才泱泱的从门口退去。

  “长孙大人,慢走。”

  退朝好一会后,走在最后的赵路小跑才追上前面的长孙中。

  “赵大人,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

  长孙中神情复杂的环视了一圈,退朝的官员都在,一双双眼睛盯着,实在让他不太舒服,心里开始问候赵路先人。

  赵路看到对方的神情,才知道自己不该这时候叫住对方。

  不过刚才女帝的冷喝,已经让他有种屠刀放到了脖子上的感觉,现在已经顾不得周围的眼睛了。

  “长孙大人,晚上可有空一叙。”

  长孙中不留痕迹的点了下头,嘴上却道:“赵大人得了假期,理应上门庆祝,但我事务繁忙,就不叨扰府上了。”

  看到长孙中的点头,赵路了然:“如此,便不打扰长孙大人了。”

  正当两人说着,一个须发皆白的魁梧老人,从两人中间穿了过去。

  “戏演的真特么好!”郭仪斜了一眼对话的两人,撇嘴嘟囔了一句飘了过去。

  郭仪的声音不大,正好能被两人听到,两人眼角抽了抽,连忙鞠躬道别。

  人群的更远处,早已远离人群的张巡正向前走着,直直的身板像一棵平挪的松树。

  刚才皇上的意见让他有些不爽,但毕竟是帝王发话,他无法多说什么,只能郁闷的闷头向前走着,逮什么踢什么。

  东吴老大出事,他们还闹瘟疫和旱灾,不正是举兵攻城的好时机么!

  一个瘟疫有什么可怕的,直接一把火烧光不就行了,这帮舞文弄墨的死文官,真想捏死他们。

  好容易来参加一次早朝,啥都没干又得回去了,真不知道郭老将军为什么要回长安。

  比起这里,沙场才是男人该待的地方。

  正当张巡郁闷发愁时,一个蒲扇大的巴掌扇到了他的后脑勺上。

  “麻蛋,谁惹老子……”

  “臭小子,退朝就跑,当老子是空气!”

  张巡刚想回击,却看到了一脸白毛的郭仪,连忙收住了拳头。

  想要微笑行礼,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脸上一僵,一脸的嫌弃。

  “你个老不死的,刚才在朝上咋不让皇上出兵攻城?

  来长安久了,你是不是也和那帮拿本书就乱摇头的文官一样了,一天没事就瞎寻思些没用的?”

  郭仪一愣,随即大笑了起来。

  “小兔崽子,你还和以前一样欠揍啊,许久不见,你这脾气见涨啊。”

  “说话文绉绉的,还‘许久不见’,老头,你到底闹哪样?”

  “行了,知道你不乐意,走吧,到我家去,好容易来趟长安,我给你接风。”

  “咋?赔罪酒啊!”

  “小子,你再这么跟我说话,我让你回忆回忆过去。”郭仪眼睛一瞪。

  张巡连忙护住屁股,横挪了一步,“老爷子请。”

  “这还差不多。”郭仪捋了捋胡子。

  身为大唐十将之一,张巡一直是郭仪最喜欢的门徒,当年张巡从军时,长官就是郭仪。

  战场上的两人的组合无往不利,使得对手大为头疼,几乎所有敌军见到他们后都将免战旗高高挂起,生怕招惹这两个瘟神。

  站在他们身前的敌人几乎从未胜过,他们的敌人有过蛮夷、匈奴、突厥、蜀国、魏国、也有叛军。

  大唐的疆土,有一半和郭仪有关,而郭仪的胜利,有一半和张巡有关。

  有人将郭仪视为大唐的新一代的战神,而张巡就是郭仪手上那把最锋利的长刀,无论多么坚固的敌人,只要将张巡抽出刀鞘,向着敌人挥砍即可。

  张巡也一直敬仰郭仪,当初他已经有了无数军功,是他亲自要求调往郭仪的部队,目的就是希望能从郭仪身上学习带兵之道。

  而郭仪则倾囊相授,将其视为门徒,并不为过,因此,张巡对郭仪有着如同对待父亲般的尊敬。

  但是今天这位老将军却不像以前那样全是锋芒,今天早朝居然阻止了出兵!!

  要是以前,这位老将军这时候估计都已经开始牵马开拔了,绝对不会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是老将军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可今天的行为让张巡有些不解,一路上也没有说太多,也不想说话。

  郭仪不以为意,看着平时叨叨没完的小子突然沉默了起来,心中当然明白他的想法,但也没有做过多解释。

  “小子,你要知道,我们的敌人可不只有同类。”说了半路想当年的老将军,突然将话锋一转。

  “恩,是,还有那帮瘦的像猴似的文官!我可不想把他们当成同类。”张巡撇了撇嘴,一脸不屑。

  张巡揉了揉后脑勺,幽幽道:“老头,你能不拍我的后脑勺吗!我现在可是个将军啊,再说,我又说错啥了?!”

  “抱歉,习惯了!”郭仪揉了揉手掌,这小子的头比起以前貌似硬了不少,“我说的可不是那帮猴,额不,那帮文官,他们那点算盘,瞎子都能看出来。”

  “那你说的是谁?”

  “时候未到,我没法说,因为我也没见过。”

  “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再说了,你没见过你怎么知道是敌人,万一是朋友呢!”张巡撇撇嘴。

  郭仪逐渐严肃了起来,“它们不可能是朋友,只能是敌人,不把我们消灭不死心的敌人。”

  张巡看着一脸严肃的郭仪,挑了挑眉:“所以你不希望和东吴打?”

  “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再打,只会凭空浪费资源和人口,如果能让他们归降未必不是一件坏事。”

  张巡沉默许久之后:“老头,你是不是真的老糊涂了!我认识一个很厉害的老大夫,要不,要给你引荐下?”

  张巡:“……”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