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嚣张的栗姬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对于朱买臣这番话陈安丝毫不为所动。

  陈安在思索,现在这朱买臣没有经理那些变故,他的才能究竟还剩下几分。

  能通过科举应当是有些本事,但是针对朱买臣陈安另有考察方式。

  陈安开口道:“我记得你是自己在家学的儒学吧?”

  朱买臣愣了下,他没想到陈安连这都知道。

  还是说他之前便已经关注到我了?

  试探性说道:“真是瞒不过大人,下官幼时家贫,找邻里的抄录的书卷用以学习;大人可是要考察下官的学识,若是这样,大人您出题,下官来做答。”

  陈安笑了笑:“你既然能通过科举,那学识应当没什么问题。”

  说着陈安站起身来:“你在这里等一下。”

  转身向着后面走去。

  过了半晌,陈安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个信函。

  走到朱买臣面前:“拿着这封信去找大将军吧。”

  朱买臣惊讶的接过信函,他不明白陈安为何要他去找窦婴。

  “记住,这信函你不能看,交给大将军,他自然明白。”见朱买臣结果后陈安说道:“好你,你先下去吧。”

  朱买臣见状也不好再多言:“下官告退。”

  窦府。

  窦婴任大将军后,没有战事他反而是最清闲的;每日在府中休息,除了朝会和刘启召见以外。

  但是最近过得比较糟心,每过两日还要去太子宫照看一下刘荣。

  见到刘荣倒也罢了,窦婴不想见的是栗姬。

  栗姬自刘荣任了太子后整个人都飘了起来,变得比之前更加趾高气昂,时不时去太子宫宣扬一下我才是太子的母亲。

  已经隐隐有了皇后的做派。

  可这薄太皇太后才刚下葬一年,刘启即使再不喜欢薄皇后也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栗姬就敢。

  以前的栗姬可能只是打骂下人,但是最近她连刘嫖都敢骂了。

  刘嫖前两日得知刘荣受封太子后,连忙赶去了拜访栗姬。

  相将陈阿娇许给刘荣做太子妃,这样以后陈阿娇做了皇后,她刘嫖才能过的更好。

  本以为栗姬会答应的刘嫖是满心欢喜的去,怒气冲冲的出来。

  栗姬一听刘嫖来了,再一想到刘嫖老给刘启送女人,这嫉妒心一下子就上来了,直接拒绝了刘嫖,还谩骂了刘嫖。

  刘嫖可是长公主,身后站着的是窦漪房和刘启,以前别说骂她了,不给她面子到现在都仅有陈安一人而已,而且陈安的语句还是很客气的。

  敢当面骂她的仅有栗姬一人!

  不过也是女人气头上什么事都做的了出来,后面栗姬在气头上还直接当着刘启的面骂刘启老狗。

  要不是两边都有侍女拉着,刘嫖都和栗姬直接打起来了。

  当时窦婴正在太子宫内教导着刘荣,很快那边的消息就传到了太子宫,刘荣这家伙听了后居然当着窦婴的骂了一句刘嫖;这让刘荣在窦婴心目中的分数更低了。

  栗姬膝下三子,她一直照看的只有刘荣一人,所以性格方面也是最相似的;其余两子都是交给的侍女他们照看。

  窦婴正在书房内书写,他在想明日该给刘荣讲些什么内容。

  窦婴作为儒家的忠实粉丝,最近一直在给刘荣讲解孔孟之道。

  就在这时,有仆人来报。

  “老爷,门外有一位叫朱买臣的官员拿着姑爷的信函求见。”

  窦婴停下笔挑了下眉:“朱买臣,我记得他在宫中任的议郎吧。”

  窦婴以前在宫中任职时,朱买臣还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吏。

  仆人却犹豫了下:“这,他没说。”

  窦婴想了想,陈安要他来做什么。

  思索了片刻却想不出来:“行吧,既然是小安派来了,把他领到前厅去。”

  “诺!”

  过了一会儿,窦婴在前厅见到了朱买臣。

  朱买臣恭敬的行礼道:“下官朱买臣见过大将军。”

  “起来吧。”窦婴说道:“说吧,小安让你过来做什么。”

  朱买臣说道:“这个,下官也不知道,少府大人只是让我将这信函给带过来。”

  说着朱买臣将手中信函向前递着。

  窦婴见状对着一旁吩咐道:“去取过来。”

  身边的仆人便上前将信函去了过来,交付到窦婴手上。

  窦婴看了看信封的署名。

  没问题。

  便打开观阅。

  渐渐的脸色变得玩味。

  过了片刻。

  “你可知这信上写的什么?”

  朱买臣愣了下,应道:“不知。”

  窦婴笑道:“还好你听从了小安的话,没有擅自打开。”

  “上面小安写了,若是你提前打开,那便没有了机会,让我直接将你赶出去。”窦婴说着顿住了:“也是,如果你看了,应当就不会来我这里了。”

  朱买臣听着一阵心惊肉跳。

  刚才在路上好几次想打开看看,他也听说过窦氏外戚都是喜好儒学,与宫中太后喜爱黄老不同。

  朱买臣一度以为这信函里估计写的是让窦婴怎样考究他,所以想自己想打开看看,这样就可以提前思考怎样回答或是应对。

  后来他想着直接打开容易被察觉,也就放弃了。

  朱买臣不动声色的说道:“这是少府大人给大将军的,下官自然不敢擅自打开。”

  “很好!”窦婴赞许的点了点头:“听说你也是自学的儒学?”

  “回大将军,的确是这样。”

  “《春秋》读过吧。”

  “读过。”

  “那你对‘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怎么看?”

  朱买臣没想到窦婴竟然直接发问了,但好在他当年由于条件有限,只是熟读了《春秋》和《楚辞》,所以对于窦婴所问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朱买臣捋了捋思路说道:“那下官就这来谈谈我的拙见,下官认为这次当时的这次会盟正是齐国开始称霸的主要原因。”

  窦婴笑道:“噢,说说看。”

  “大将军应当也知道,齐国最初作为姜公的封地其实不过百里,但因位置原因,周武王给了其征伐的权力,营丘以东均为可征伐之地。但东夷部落强悍,齐国并没有能一直占据上方,大多时候是互有胜负。这样一直到了齐国第十二任国君齐前庄公开始才有了转机。”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