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零八章:他又站起来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毫无疑问。

  刘启和晁错要开始削藩了。

  没有在晁错递上奏疏的第一时间召开朝会,而是等了一天,还抄录了几份。

  这意思就很明显。

  现在我不是和商量,而是要你直接同意,要不然对得起我找的几个抄录的人?

  而且一上来直接把现在势力最大的吴王刘濞架在了明面上。

  汉初的时候刘邦一共封了三位实力强大的藩王。

  一个是庶子刘肥,封为齐王,掌管了齐地七十多城;但是他死后被刘恒用了些手段分成了齐国、胶西国等六个国家。

  二是刘邦的小弟楚元王,掌管四十多城;现在也被分成了楚国和泗水国。

  三就是吴王刘濞,掌管了吴地五十多城。

  汉初这三位加起来占了大汉的半壁江山。

  也许是有许多人看的太慢了,坐于龙椅之上的刘启有些不耐烦,等奏疏传到了最后一排,刘启就直接开口了“想必诸位都已经看完晁卿的这一份奏疏,诸位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诸位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申屠嘉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立马就站了起来“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先不谈吴王,就说胶西王。”

  “胶西王素来勤勉于王事,其更是城阳景王之后,于江山社稷有功;其犯卖爵之罪尚不足以削一郡,若按晁错所言直接削其一郡,恐引起其内心不安,使其认为陛下难有容其之心,进而影响整个齐系一脉藩王。”

  晁错一听就想起来反驳。

  刚一站起来就被刘启按了下去“晁卿,奏疏乃是你所上,朕知道你肯定经过了许多的考虑,所以还是先坐下听听其他卿家的意见吧。”

  “诺!”晁错才面带不耐的坐下。

  但是殿内却如死一般沉寂。

  大家都很清楚,如果同意“削藩”,会得罪各路藩王;如果反对削藩,就会得罪刘启。他们觉得两边都得罪不起,沉默是金,只有保持沉默才是上策。

  并且在场的所有人基本心里都在骂晁错,他们一致认为晁错的脑子有问题。这吴王他们还没造反呢,你这时出来说他们要造反,纯属没事找事。再说了,各路藩王是高祖那会儿就定下了,关你晁错什么事,你有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

  当然他们不可站出来这样说,他们也清楚这是刘启的意思,所以明智的选择就是保持沉默。

  宣室殿内依旧沉寂,所有人的呼吸声都被自己尽量压低,生怕被刘启听见叫起来发表看法。

  晁错的脸上渐渐浮现出得意,还用挑衅的眼神看向申屠嘉。

  就在大家都以为会这样继续持续下去的时候,后方那位大家眼中的愣头青又站了出来。

  窦婴站起身来抖了抖身子,朗声道“陛下,削藩此事暂不可行,削藩会引起各路藩王的反对,到时各路藩王联合起来反对朝廷,陛下想过这个结果吗?晁错能用嘴挑起内战,但他不可能用嘴平息内战,到时受害的就是陛下您啊!”

  虽然窦婴辞了官,但他还是属于外戚、皇室贵族,所以今天还是有资格来参加朝会。

  晁错一看又是窦婴,这厮上次反对严述为雒阳令,和他打了一架,还连带着陈安周阳都参与了进来,今日怕不是又要打一架?

  但晁错还是站了起来,刘启这下没有阻止他。

  晁错用挑衅的眼神看了眼申屠嘉,转过身来用轻蔑的眼神看了看窦婴道“臣认为窦……婴的说法不正确,只要藩王的力量存在下去,这天下迟早会乱!而动乱发生的越晚,对朝廷的危害就越大。”

  “周朝就是典型的例子,武王分封了各路藩王,到最后怎么样?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削弱藩王的实力,周朝被各路藩王给肢解了!春秋战国乱了好几百年,这个教训还不够吗?”

  窦婴闻言却笑道“那秦朝没有没有分封藩王,不照样灭亡了吗?而且还灭亡的更快!陛下,臣赞同削弱藩王的实力,但臣反对像晁错这样急功近利的做法,这明摆是想扰乱天下!”

  晁错听着窦婴这话本还想说什么,但被刘启制止了。

  刘启起身说道“有关两位卿家的意见朕已经明白了,经过朕的慎重考虑,朕还是决定采用晁卿的意见。”

  “陛下!”

  “陛下,不可啊!”

  申屠嘉立即站起了说道。

  但除了少数的几位敢站起来之外,其余人都保着沉默。

  “够了!朕既然已经说了同意晁卿的做法,就这样决定了,不过先从胶西国开始吧,其余的再缓一缓,退朝!”

  刘启说完,一挥衣袖,在内侍的簇拥下就离开了。

  “陛下!”

  “陛下!三思啊!”

  任凭申屠嘉等在后面叫喊着也没有回头。

  陈安看着刘启的离开,知道这削藩已经成了定局了,在别人看来自己什么都没做,实则自己已经与晁错讨论过了;本想着如果晁错削藩受到阻力自己再站起来为其说话,但实在是太顺利了,以至于陈安都没有施展的机会。

  不过陈安也清楚,这也是刘启的无奈之举,现在削不削藩已经由不得他了。晁错削藩的意见今日在被摆上台面后,将会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刘启即使不削藩,那些该反的藩王还是会反。

  特别是吴王刘濞,已经在东南沿海不声不响的发展了四十多年,这越是不声不响,到时所迸发出来的能量就越是惊人!

  同时陈安也更加一步确定了窦婴这家伙变得圆滑了,前一久站出来反对刘启说的传位于梁王可能是感觉,但他今日站出来反对削藩一定是有了预谋,经过仔细思考了的。

  满朝文武除了申屠嘉站出来,就只有窦婴站了出来,申屠嘉站出来是因为他是丞相,必须要站出来为大汉所处的境地考虑,而窦婴呢?前不久被窦漪房剥夺了长乐宫宫籍,自己还主动向刘启告病,这就是以退为进。

  本来刘启的安排不是他,他站出来就相当于给刘启卖了个人情;虽然窦漪房是他姑姑,但窦漪房眼睛都看不到了,还能干什么大事,大不了后面再托人去窦漪房面前说些好话,自己再去认个错就行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