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三十八章 一文激起千层浪(一)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一点星辰·元元书库  第三十八章一文激起千层浪(一)

  第三十八章一文激起千层浪(一)

  王易从江家菜馆里出来的时侯,已经晚上10点多了。此时街上已经很冷清了,行人基本没有,车辆也少得可怜。

  漫步在凤山县县城的东大街上,王易心绪如潮。

  江柔的情况他已经完全了解了!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受过的是普通教育,干的是普通工作!这样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家里是绝对不会同意她跟自己结婚的。

  勋贵子弟虽然看起来风光,有钱有权,但是他们在享受这些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在得到这些普通人羡慕的东西的时候,也会失去一些其他人都轻而易举拥有的东西,比如说婚姻的自由。

  王易是正宗的红色子弟,他的婚姻不光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王家家族势力王系势力的一系列问题,他的婚姻要看老太爷的意思,就连自己的父母都做不了主。

  所以刚才江水儿以一副女方家长的姿态向他打听男方家庭时,王易只能选择沉默,最后笑着道:“等有机会,我再告诉你们吧!现在时机还不到!”

  王易越想越头大,最后只能选择走一步看一步。他能做的就是尽快积累政治资本,向老太爷和全家族成员表明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在以后的很多事情上,他才能有发言权,否则只能做听从命运安排的傀儡。

  回到招待所时,服务员换成了一个长相一般的瘦削女子,那个胖子经理也远远地躲着王易。刘琳诬告网易不成,反倒现在被关在了公安局里审问调查,这胖子经理肯定也听说了此事,所以一时间对王易有些畏惧也是正常第二天,来到教育局的时候,王易敏锐地觉察到众人看自己的眼神变了,带着一丝敬畏。

  他心里有些纳闷,直到梁秋燕亲自进来给他办公室换热水的时候他才知道了原因。

  梁秋燕偷偷告诉王易,说现在全县的干部层都在盛传王易昨天在县长办公室里跟县长对骂的事情,王易的名声大燥,他又一次成了全凤山县干部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

  王易对此不置可否,只是冲梁秋燕笑道:“都是以讹传讹,我怎么会跟领导对骂呢?这不是以下犯上吗?搁在过去这可是要问罪的!最多也就是跟马县长争论一些问题而已!”

  梁秋燕也顺势应道:“我也说嘛!咱们局长彬彬有礼的,跟人红脸我都没有见过,怎么会跟马县长骂仗呢!流言啊,果然不尽不实!”

  他换完水正要出去,王易忽然好似不经意地对梁秋燕道:“梁主任,现在人事科科长的职位空下来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换个地方?”

  梁秋燕闻言身体一颤,刚要迈出门去的左脚刺溜一下就重新拉了回来,她迅速转身,努力平静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才满面感激道:“我听领导的安排!”

  王易淡淡地点了点头,他心里对梁秋燕的反应很是满意,宠辱不惊,能及时静下心来并且得体地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应变能力和自制力都不错!

  王易在再没有什么表示,梁秋燕有些失望,还以为自己刚才出了哪些纰漏,她也不便问,最后只能郁郁不乐地走出了局长办公室。

  王易拿出抽屉里昨天写的文稿,想了想,拨通了县委书记秘书高进才的电话。

  “喂,您好!高秘书吗?我是教育局的王易啊!我有事找于书记,他现在有时间吗?”

  高进才听说是王易,不由亲热地道:“原来是王局长啊,您等会儿,我去请示一下于书记,马上回复你!”

  高进才昨日可是亲眼看到于书记和纪委的陆书记带着王易三人有说有笑的一起回来的,而且三人在办公室里谈了大约有整整一个多小时。

  从于书记和陆书记对王易的态度来看,那是热情得不得了,称呼对方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官职称呼,直接叫“小易”。

  高进才跟了于书记五年了,从于书记还在外县做县长的时候就是他的秘书了,整整五年,他都没有见过于书记跟哪个下级后辈这么亲热和气谈得来过。

  所以,从那一刻起,高进才就暗暗记住了王易这个名字,把对方划进了“要客气对待尽量交好的领导”范畴。

  王易在等了两三分钟,那边高进才的电话就回了过来,他笑着对王易道:“王局长,于书记说让你有时间直接过来就行!哦对了!于书记还说以后有事情让你直接打他办公室里的电话,就不用问我了,直接找他!您拿笔记一下,我把于书记的办公室的电话给您!”

  挂了电话,心中好笑,他跟于兵倒的确有点相逢恨晚的感觉。

  两人有共同的嗜好,都喜欢看《孙子兵法》这等兵书,都喜欢下棋,而且都对古诗有些研究,没事喜欢瞎诌几句。

  有了这些共同的喜好,再加上两人现在又有共同的敌人,站在一个联盟里,所以现在的关系就像刚刚恋爱的男女,那好得如同蜜里调油啊。

  昨天王易和于兵还各自松了对方一首诗。

  王易送给于兵的是:“北地一诸侯,性高品清流。

  金钱视粪土,权利做猪狗。

  孔焦含羞愧,海瑞赞点首。

  胸中无他事,百姓装心头。”

  于兵送给王易的是:“王家有俊彦,冠岁仕高悬。

  重文兴教育,树人利千年。”

  这两首诗,王易称赞于兵这市委书记清正廉洁为国为民,就连孔繁森焦裕禄都比不上,大清官海瑞也颔首称赞。

  而于兵则称赞王易小小年纪就做了教育局长,为国家民族的培养接班人。

  这两人相互赠诗,后来就连陆建阳都酸溜溜地对于兵道:“于书记啊,你可真是偏心啊!我跟你认识都两年来,也没见你送我一首诗啊!这王易刚刚一来,你就掏出秘密宝库招待人家啊!这也太厚此薄彼了吧!”

  总之,王易与于兵现在的关系非常好,这是双方兴趣所致,也是时局使然。

  王易到了于兵的办公室,直接拿出稿子表明了来意。

  于兵看了看稿子,犹豫道:“你这篇稿子要是发出去,可要引起很大的震动的!到时候势必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压力,你准备好了吗?”

  说实话,于兵并不太赞成王易发这样一篇文稿,因为在他看来,在如今情势不明的情况下,王易发这样一篇大力倡导改革的文章,是极其冒险的,严重的更可能被保守派当成政敌,而一旦毁了仕途。

  于兵的好意王易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可是这篇文章他必须要发,因为这在外人看来是冒险,对他来说却是一次机会。

  他要利用这篇文章,以及接下来还要发表的几篇文章,一举引起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中央一号,老革命家,提出改革开放的南巡伟人。

  提示:会员后,看书将不在显示弹窗广告;CtrlD保存本章到浏览器收藏夹方便下次阅读。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