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三十六章 扶疏的真实目的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据可靠消息,扶疏一行已经到了东亭郡,但并未入住官驿,也没有通知太守府。原因只有一个,不要打草惊蛇!要给白家来一个措手不及!

  扶家的提亲白家可以拒绝吗?

  不可以。

  扶疏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官至礼部侍郎,从五品,比张婉凝的父亲张季儒的官阶还高半级。

  何况白家算起来也只是一介商人,有钱没地位,扶家提亲,世人看来那是高看了你不知道多少眼!如果你白家不识抬举,扶疏断可以借此发难。

  而且,白梦庭知道,扶疏发难,与周伯仁发难,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周伯仁发难尚且需要认真应对了,何况扶疏。

  至于扶家为何要不耻下“提”。别人不知道,白梦庭却是知道的。一切皆因白家盐场。扶疏在打白家盐场的主意。

  说来话长,但也可长话短说!

  当朝皇帝郑卓尔当年夺嫡之时得到了盐政一系的大力支持。原因在于郑卓尔暗中承诺,若夺嫡成功,登基之后,将推行盐业公私兼营新政,并承诺当时的盐政官员如果弃官从商,世代盐业经营不受影响。

  郑卓尔登基之后,如期兑现诺言。当年的盐政官员也纷纷以年老体弱等原因辞去功名,转而干起了盐业经营。白梦庭的父亲白千仞就是其中之一。

  世代延续,大周盐业公私兼营一晃也有二十余年的历史。

  随着郑卓尔慢慢变老,很多事情开始力不从心,当年夺嫡的自信也消失殆尽,胡思乱想瞎担心也就越来越多。盐业私营,影响朝廷赋税。没有钱,养不了兵、打不起仗,政权稳定大受影响。

  收回盐业私营承诺,改朝廷专营肯定是好,但君子一言九鼎,这不就忘了初心,贻人口实了吗?堂堂一国之君,怎能出尔反尔,朝三暮四呢?不收回私营盐业,税赋是问题,更重要的是江山稳定是问题。

  于是郑卓尔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扶疏之父扶祁,当年是和白梦庭之父白千仞,一同弃官从商的。白千仞的盐场在江安郡,扶祁的盐场在东亭郡。

  也许是嗅到了郑卓尔烦恼中的机遇,扶疏竟然不顾私营盐业联盟的阻扰,主动上交盐场给朝廷,找吏部换取了东亭郡太守一职。

  这事一开始本来是通不了天的,奈何揣摩圣意的人太多了,想进步的人也太多了。时任吏部尚书姜文锦就拿这事儿做了文章。他秘密觐见郑卓尔,建议朝廷树立扶疏为正面典型,引导当年弃官从商的家族,把盐场都交回朝廷。

  我郑卓尔不能食言而肥,但你们这些后生却可以主动交还。郑卓尔深以为然,于是扶疏一路平步青云,不到五十,就已经官至礼部侍郎,从五品。

  有了扶疏这个典型在先,郑卓尔的盐业回收计划进行的还算顺利,圣意已然明确,当年弃官从商之人的后人们又开始逆祖而行,纷纷拿产业换功名。

  但这事儿在大周为数不多的十几个盐业经营者面前碰了钉子。为什么?

  钱和命的事情!

  盐业经营那是绝对来钱的事儿啊。

  当官儿也可以来钱,但前提是你要会当,还得上面有人。会当你得有点产业,或者搜刮点民脂民膏;上面有人,你得打点,得疏通。这都是要花钱的。

  钱从何来?就朝廷那几个俸禄是绝对不够的。所以,只能贪墨,强取豪夺……

  郑卓尔又要树立自己一代明君的形象,对于贪墨治以重罪。所以,很多人交了盐场,换了功名,还没有几个月,就因为贪墨腐败下狱。

  这事郑卓尔有错吗?没有啊!

  主动拿盐场换功名的是你们,贪腐腐败的也是你们,朝廷治罪都是依据大周律例的,又不是郑卓尔卸磨杀驴。但在外界看来,就是卸磨杀驴。

  终于在为数不多的钉子户面前,郑卓尔的盐业收归朝廷计划停滞了。

  郑卓尔又无能为力!言而有信是一代明君的标签,重惩腐败也是一代明君的标签。郑卓尔想当一代明君,所以,不想失去任何一个一代明君应有的标签。

  白梦庭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别人是怕当官之后被秋后算账,丢了产业事小,丢了性命事大。白梦庭一是没有当官的想法,他挺喜欢这种做生意的感觉。二是担心如果自己弃商从了政,那白家上上下下,跟着自己那么多年的武丁、家仆,他们何去何从?

  事实上,扶疏已经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式,劝过自己多次了。白梦庭知道,扶疏想要在郑卓尔面前再立新功,所以,这次上门提亲,不过是拿自己的儿子的幸福,换取自己政治道路的更进一步。如此父亲,白梦庭鄙夷不屑。

  但如果扶白两家成了亲家,扶疏想拿白家盐场给郑卓尔献礼就更容易了。

  白梦庭绝对要将这种可能谋杀在萌芽状态!所以,他必须在扶疏赶到之前,将女儿白洁已婚变成事实。

  收到白少强的来信,张婉凝本来应该难过的。因为大岳父张仲儒的倒台,各路牛鬼蛇神终于向白家伸出手来。

  白家命运,风雨飘摇!

  但白少强的来信不仅提了扶疏即将举提亲之名,行发难之实,也提及外祖父张季儒暂时安全,最差的结局也只会是解甲归田。

  比张婉凝预想的后果好了很多,所以张婉凝有理由自我安慰。当预想的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次坏的情况都跟是好事一样,这就是人性。

  见惯了大风大浪的白家也知道,如果这个时候阵脚自乱,相反给了虎视眈眈之人以可趁之机。

  “以前白家无限风光之时小洁嫁不出去,现在山雨欲来提亲之人反倒踏破门槛,人生不得已啊……”张婉凝自嘲到。

  “对付周伯仁,用王不二这张挡箭牌虚晃一枪就行。”白梦庭叹了口气说到,“要拒绝扶疏,恐怕只能假戏真做,提前上演才行。”。

  “王不二就王不二吧,”张婉凝深情地望了一眼白梦庭,“当年咱们不也门不当户不对吗?这孩子至少看起来是个孝子……”

  于是,白梦庭叫来了钟伯,安排下去,当晚便举行婚礼。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