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66章 抓人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刘庆正在自己房里和程云说话儿。无聊的古代农村生活,因为有了程云的存在让他得以慰藉。

  他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却把她当孩子看。按前世的年龄来说这没毛病。刘庆虽然得了一个二十岁的身体,但他的心里年龄依然是近四十岁的样子。

  程云给他找出了以前的书,整齐的摆在书架上和书案上。房间被程云打扫的一尘不染,令人感到舒适。

  孙二娘把王旦引到了刘庆的房外敲门。

  程云打开门,看到是王旦便让他进来。刘庆正在书案翻书,都是些经史,他拿起一本孟子看,都是文言文,看起来很费劲。

  在现代的出版的古籍,基本上都有翻译,最次也有注释,宋朝没有,全凭想象。

  刘庆逐字逐字的看,去分析,但仍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有些句子一旦理解错了,下文看起来就更无法理解了。他觉得身在古代,这些书怎么也是要看看的,那就慢慢儿来吧。也许在古代时间长了,耳濡目染的,很快就能看懂这些简练而艰涩的文字了。

  刘庆放下书,示意王旦过去。

  王旦把一摞儿文书放在刘庆的书案上。

  刘庆明白这都是什么东西,点点头,看看满头大汗的王旦。

  “云儿去给他拿条手巾来。”

  程云拿了手巾,又给王旦倒了茶水。王旦从赤阳县匆匆赶来,着实渴了,大口喝起来。

  刘庆翻起了文书,全是王旦和李纲这三日来做的记录。他一面翻看,一面点头,表示满意。

  “王旦。”刘庆叫了一声。

  “小的在。”王旦道。

  “怎么这些商户的名号上都是杨成的名字?”

  王旦道:“郎君有所不知啊,据小的调查,这些商铺都是挂着杨成的名字从而避税的。”

  刘庆皱起眉头,点点头道:“我明白了。他们把税交给了杨成。”

  “没错,是这样的。这不查不知道啊,一查吓一跳啊,杨成的这六十多家商铺里竟然有五十家都是挂着杨成的名字,却不是杨成开办的,他们把该交给衙门的税都交给了杨成。不过税钱要比衙门收的少些。”

  “少多少?”刘庆问道。

  “少两成。”王旦道。

  “看来这些商户都是自愿的了?”刘庆又问道。

  “可不是吗,还有不少要加入呢!”王旦道。

  刘庆摇摇头,笑道:“这是要让县衙无商税可收啊!”

  “是啊,这些收入可着实不少啊!”

  刘庆继续看,又皱起了眉头。

  “怎么还有张权的?”

  王旦点点头道:“没错,张权手下有十四户商户挂在他名下避税。”

  “真是无视法度啊!”刘庆叹道。

  王旦点点头。

  刘庆又问道:“王旦,这些事你以前知道吗?”

  王旦摇摇头,道:“别说是小的了,就连知县官人都不知道。”

  刘庆道:“李知县才来三个月,当然不知道了。不过这县衙里有人知道。”

  “小的猜宋押司肯定知道,因为这些商户牌照都是他签发的。”王旦道。

  刘庆放下手中的文书,微微点头。

  王旦不说话,等着刘庆的吩咐。

  刘庆又翻翻记挂在张权名下的商户,在一个叫做于奎的名字下停住了眼睛。接着看这人的资料,竟然有前科。此人曾因斗殴做过半年的牢。家中有一个瞎眼老母亲,三十二岁了还没有娶妻,光棍儿一个。开了一家杂货店度日,赡养老娘。户头就挂在张权名下。

  “王旦啊,看看这个叫做于奎的人。”刘庆把那页纸递给王旦。

  王旦看了一眼,说道:“郎君,此人嚣张跋扈的很,算是个地痞。我去询问他还要动我呢!”

  刘庆点点头,说道:“让李知县把这人抓了。”

  听了刘庆的话,王旦呆住了。

  “有问题吗?”刘庆问道。

  王旦道:“郎君,这人没有犯事儿,怎么抓啊?”

  “那就找点儿事儿,抓了他。”刘庆道。

  程云一旁听了也觉得奇怪,不由得蹙起弯弯的柳眉。

  王旦当即笑了笑,点点头道:“小的明白了。”

  刘庆笑道:“这可是你最拿手的了。”

  王旦讪讪一笑,说道:“小的现在被郎君教训的改邪归正了,不敢再使那些小人行径了。”

  “真的?”刘庆笑吟吟地看着王旦。

  王旦笑道:“是真的,小的不敢欺骗郎君。”

  刘庆道:“不,你还做原来的你。”

  王旦虽有些惊讶,但还是点点头,说道:“郎君的意思小的明白。”

  刘庆笑道:“王旦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不要刻意改变你自己。可以在一些公事上耍些小手段。只是别在私下里做小人就是。”

  “小的谨遵大郎君教导。”王旦点点头。

  刘庆道:“先把这个于奎抓了,让李知县亲自审问,让他说出杂货店的实情。”

  “小的自有办法!”王旦狡黠地笑了笑。

  刘庆笑了笑,说道:“那你去吧!”

  王旦起身要走,刘庆又叫住了他。

  “郎君还有什么吩咐?”王旦恭恭敬敬地问道。

  刘庆说道:“你弄头驴子,这段时间你会频繁来往于县城和河口村,走路太累了。”

  “多谢郎君关怀,小的知道了。”王旦拱拱手道。

  刘庆点点头,又道:“此人若是说出了实情就立刻来告诉我。”

  王旦点点头答应,然后去了。

  程云便问:“郎君啊,人家没犯法,为什么要抓他啊?”

  刘庆笑道:“你怎么知道他没有犯法?”

  程云不明白,摇摇头。

  刘庆笑道:“云儿,他偷税了。你说他犯法了吗?”

  “哦,那是犯法了。”程云笑道。

  “好了,我要看书学习了。”刘庆又拿起了孟子。

  程云笑了笑,便出去给刘庆洗衣裳了。

  刘庆笑着摇摇头,喃喃自语道:“真好,比媳妇都好。媳妇懒了还不想洗衣裳呢!我有媳妇吗?哈哈。”

  刘庆的心情不错,但他随即沉下脸来,面色凝重。他知道,抓了于奎就等于向杨大官人下战书了。接下来将是一场殊死较量,也是他和杨成的暗中较量。

  想到这儿,刘庆又笑了,举起书悠闲地看起来。

  屋外,孙二娘问程云道:“云儿啊,大郎在干什么呢?”

  “郎君读书呢!”程云回道。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王旦来做什么啊?”孙二娘又问道。

  程云大眼睛骨碌一转,笑道:“说的是县衙的事,奴也听不懂。”

  孙二娘似乎知道程云有意瞒着她,便也不再追问。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