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虎胆县令 第十四章 御史到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第四部虎胆县令第四部虎胆县令第十四章御史到  “御史”铁良臣来的那天,“文裕城”内万民空巷,人们都拥挤到了东城门,争相观看这位据说是朝廷派来的大大的“钦差大人”。

  铁良臣一行很简朴,除了四五名随从外,只有刺史府派遣的两队兵丁护驾,铁良臣亲自骑马,没有一辆马车随行,完全没有以往那些朝廷钦官到来时惊天动地的声势。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称,暗中已对这位钦差大人生出了好感。

  丁晋带领文裕县十数名官吏恭敬地迎接铁御史,相互客套几句,众人正待回转县署,周围的百姓纷纷跪下,口中高呼:“丁青天是好官,杀了孙八王杀得好。。。请求御史大人宽大处理。。。。”

  铁良臣黑黝黝的脸上显出不愉快的神情,冷冰冰的眼光看向丁晋,丁晋只感觉噌地一声,脊背上便渗出密密麻麻的冷汗,苦笑道:“铁大人,下官确实不知此事,并不是有意安排。。

  “罢了。”铁良臣冷冷地挥手阻止丁晋继续说,然后宽大的黑脸上换了一副和蔼的神情对跪伏的百姓笑道:“诸位乡亲快快请起,铁某万万受不得如此大礼。请大家放心吧,本官办案历来以事实、公理为依据,绝对不会徇私枉法,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半个阴险狡诈之徒有了铁良臣的安慰话,百姓们好像获了一颗定心丸。本来就是自发组织,并没有什么太坚定地决心,又被丁晋苦劝,所以也就顺势而起,稍事耽搁后。目送钦差大人、县令大人一行离去。

  一路上。铁良臣又沉下了让人畏惧的严肃黑脸,保持沉默,丁晋几次想开口交谈,都被其冷漠的气势逼退,最后。铁良臣那种距人于千里外的感觉。让他明智地选择了闭口不言。

  回到县署。铁御史立马下达了一项“钦命”:责令“文裕县令”丁晋罢职待命,由文裕县“主簿”崔斯立暂代县令一职,行使县署公务。

  闻得钦差的命令。先不提其他人地反应,只见丁晋脸色灰白。身体摇晃,几乎站立不住,眼前金星乱闪,犹如被人当头砸了一棒般不知所措。

  索秀玉大着胆子出言道:“启禀铁大人,本县正值混乱之时,百废待兴,如果仓促撤了丁大人地职务,恐怕。。。恐怕有些不妥。”

  “你是何人?”铁良臣饶有趣味地打量着索秀玉。

  索秀玉一时间被他严肃的目光看得心中直发毛,还是咬了咬牙道:“属下是文裕县司田曹索秀玉。”,妈妈的,刚才迎接你的时候,大家都相互介绍过了,你是故作不知还是怎么地?

  铁良臣微笑着点点头,和气地道:“索田曹,你只需打理好田房事务便可,至于其他事情,就不必多费心了。呵呵,咱们是初次打交道,本官这回就不怪你出言鲁莽了。”

  索秀玉顿时脸色通红,说不出话来,其他人看胆量最大的索秀玉都被钦差大人轻描淡写地几句话拿下,谁还敢再多嘴。再说,这些人中不乏还有些对丁晋不满之人,此时不幸灾乐祸便已是厚道之人了,又怎么可能为他打抱不平?

  不过,还是有例外,这不,索秀玉尴尬未消,“学正”尚子平又愤然开口道:“铁大人,你身负皇命,怎么能如此是非不分、草率行事?丁大人打死恶霸孙回,乃是为朝廷、为黎民大大除了一害,就不说功劳吧,怎么可以还没有调查清楚前,就撤销丁大人地职务?你是庸官、昏官,我尚子平不服。”

  “尚大人是本县学府吧?本官向来很佩服为朝廷培育栋梁之才地圣贤之人,本官有礼了!”面对毫不客气近乎侮辱的责问,铁良臣依然是和和气气的模样,客气地对尚子平拱拱手,好脾气地道:“不过尚大人有所不知,不是本官执意要和丁县令过不去,而是孙回之案关系重大,一个是朝廷历来重视法度,丁大人自作主张打死属下,虽然据丁大人称乃是刑罚无意致死,但毕竟人是死了,所以在没有调查清楚前,丁大人不得不委屈一下;第二嘛,便是孙回之案牵扯谋逆不轨,为慎重起见,本官下来前,窦相便告诫说,不可轻信一二人之言,要讲事实、要看证据,所以本官审理此案,也需要丁大人回避一下。如果以后证明丁大人是清白地,本官必定向丁大人赔礼请罪。”

  “铁大人言重了,下官受些委屈又有何妨,只要能早日真相大白,为一方百姓带来安定,为朝廷革除顾虑忧患,晋无怨无悔。”闻得铁良臣的话,丁晋急忙表白“真心”。

  “看来丁大人对自己地所为,很有正气凛然的自信了?”铁良臣冷漠地道。

  丁晋有些愤然道:“铁大人,晋虽不才,却还知道正义和良心,不管朝廷以后如此处置下官,我都不会为自己的行事后悔。”

  “哼,你就这么认为自己的作为是正确的?”铁良臣似乎有些怒气。

  丁晋倔强地看向铁良臣,毫不示弱地道:“下官有没有错,但凭铁大人明断。”

  傻子都能看出铁良臣对丁晋有意见,似乎已经把丁晋看成了“犯罪嫌疑人”,面对其他人时,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唯独对着丁晋时,马上换上一副黑脸,此时,又黑下脸道:“丁大人顾全大局便好,那么就请丁大人将印章、官服准备妥当,暂时交给在下的侍从保管吧。”

  丁晋艰难地点点头,步履沉重地进入内室,片刻后。拿出印章等物,双手颤抖地交给铁良臣身边之人,当交接地时候,他觉得那种感觉,就好似将自己的心脏活生生挖出来。交给了别人处置。

  丁晋被暂撤了县令职务后。便成了一个闲人,铁良臣还算没有做得太过分,并没有派遣人员监控丁晋的人身自由,但自那日后,丁晋几次想求见铁良臣。都被对方拒绝。而铁良臣到底在忙些什么呢?

  忽忽数日过去。铁良臣表现出的办案能力和实干精神是让人折服的,凡与孙案有关地人等,他几乎一一接见了个遍。还亲自下去走访了许多百姓,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地办事原则来收集信息。至于他到底掌握了多少东西,大概除了那几名亲信随从外,没有人知道,包括协助他办案的“主簿”崔斯立。

  铁良臣的种种表现,让丁晋也有些慌乱起来,虽说他所犯的罪行说到天去,也并不是太严重,也做了非常周全的准备,相信铁良臣收集地信息,有利于自己地多,不利于自己地少,但毕竟铁良臣那天冷漠的表现,似乎,好像,是对自己有些敌意,如果对方恰恰是孙回靠山一党,那自己可就有理也说不清了。

  索秀玉曾劝过丁晋改变策略,试试其他手段拉拢与铁良臣的关系,比如服软,承认自己地小错误,然后以情动之,说服对方认识到孙回的猖狂霸道和自己当时处境地无可奈何只能出此下策;或者,以重利巴结奉承之,为了说服丁晋,索秀玉甚至情愿倾囊支助他收买铁良臣。

  索秀玉还说了几个办法。

  但是,这些办法,都被丁晋考虑一番后否决了,他清楚地记得,窦昭书信上所称铁良臣此人性格刚强、性喜豪侠,而自己打死孙回,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是气魄的展现,铁良臣如果和自己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依着他的性子,不会如此反感自己,那么,唯一的解释便是,此人在“装作”。

  对铁良臣这样性格的“对手”,最忌讳的恐怕便是人品窝囊,如果自己低声下气去哀求,恐怕会适当其反。

  日子又匆匆过了三日,铁良臣依旧在一本正经地收集着证据,依旧对丁晋实行冷处理,而官场之上,这种事情最怕拖,一拖便会让人觉得你已经是“失势者”了。不过数日功夫,县署中人已经开始在悄悄传着一个小道消息:丁县令要倒大霉了。

  一些曾经巴结逢迎的小人,迅速地和丁晋拉开距离,开始疏远;“主簿”崔斯立虽然没有太多的奸猾心思,但此人一贯是胆小者的表率,也迅速地和丁晋划清界线,不和丁晋有丝毫接触;发展到后来,整个县署中,除了王氏兄弟和索秀玉不避嫌疑外,其他人都几乎将丁晋视若无睹,任他诺大个人,孤零零地在县署中无所事事。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丁晋理解大家的做法,他也知道一些人是迫于形式而无奈之举,比如一次遇到县令签押房的书吏温静,温静表情冷漠地从丁晋身边走过。但是在二人擦身之际,丁晋清晰地听到温静微小的声音传来:大人勿急躁,吉人自有天象,老天会保佑您平安无事的。

  于是,丁晋知道有很多人,并不像表面那样,对自己是冷漠、排挤的,这让他很欣慰。他的性子本来便很是宽容大度,这么一想,也就消了很多愤然不平,耐心也随即增加了不少,对暂时的处境安之如饴,“修心”的功夫再深了一层。

  在这段时间,还有一件让丁晋感觉温暖的事是,他交了一位小朋友,就是那个分派伺候他的小厮黄小四。

  黄小四的任务是照顾县令起居,在被罢免职务后,起先几天,丁晋异常烦躁,一次,小四在摆放橱柜的时候,因为力气小,结果柜子砰然落地,发出诺大的声响,吵醒了小睡的丁晋。

  丁晋很恼火,自暴自弃地吼道:“我现在已经不是县令大人,你为什么还来这里,赶紧走,我以后用不着你,你准备伺候新县令吧。”

  小四被他吓了一跳,一直以来。丁晋给他地印象都是那种斯斯文文、和和气气的感觉,小四不喜说话,但很喜欢在丁晋读书时,享受他身边宁静安详的气氛,却没想到丁晋也有暴躁发怒的时候。吓得忙低下头手足无措地不知该干些什么。

  “为什么还不走?”丁晋生气地问道。

  小四慌慌张张地看了他一眼。又忙低下头,小声道:“。。。我只伺候大人一个人。。。”

  丁晋气恼地骂道:“呆头呆脑!我说过多少次了,你是服役而来的,并不是卖给县署,你只要愿意。交点钱或者改换其他徭役。随时都可以离开这里。”

  小四呆呆地愣了半天。才支吾道:“。。。家里没。。。没人了。。。。不知道去哪里。。

  丁晋几乎被他迟钝地思维气死,迅速地欲要想出一个去处打发他赶快从自己眼前消失,但想了半天。觉得派他去县库吧,依着他呆头呆脑地样子。肯定被那些猾吏蒙骗;而派去壮班吧,又担心瘦小的小四被那些粗鲁蛮汉捉弄欺负。。。,直想到头疼,也实在无法找到稳妥的安排,最后,只好叹口气无奈地道:“小四,你是自由之身,难道真想干一辈子贱役?”

  小四好像笑了一下,又好像没有,因为他那张脸实在太黑了,表情根本看不清楚,不过从他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很高兴,只听小四道:“。。。只要待在大人身边,就好。。

  这句有些吞吞吐吐的话,让丁晋很感动,尤其是在此众人皆疏远冷漠地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也许,只有小四这种迟钝愚蠢地人,才会感觉不到县署地种种变化,也不会因为你得势和失势,上演一出出“变脸”闹剧。

  铁良臣来到文裕县后的第十日,接见了丁晋。

  这是属于两个人的私密会谈,没有任何一个第三者在场,丁晋正襟危坐,面容平静无波,已经做好了一切最坏打算地心理准备。

  “真是羡慕你们这些年少者啊,精力充沛,敢打敢拼,跌倒了还能再爬起来。”

  让丁晋有些奇怪的是,铁良臣第一句话竟然是感慨之语,而且神色平淡,完全没有刚到文裕县时,对自己地反感和冰冷。

  丁晋想不出什么话来应对,只有听着,铁良臣也没有等待他接话的打算,继续道:“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跌倒的地方正好是猎人的陷阱,那么,你还会有再爬起来的机会吗?”

  丁晋摇摇头,若有所悟,却又觉得什么都没懂,铁良臣颇怀深意地看了他一眼,笑道:“暂时不懂没关系,以后多把心思放在这上面好好思谋思谋,否则,不知什么时候,就真得掉入了陷阱中,而且还是个插满尖刺的捕兽坑,那可就再没命爬上来了。”

  丁晋恭敬地道:“大人可否再提示丁晋几句,在下实在愚钝。。。。”

  铁良臣大笑道:“这岂是愚钝,而是你缺乏经验罢了,丁晋啊丁晋,你可知这世上何时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说实话,我很欣赏你这敢作敢为的年轻人,所以今天不妨点醒你一句:朝廷每年等待发派任用的县令级候补官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你以为这文裕县麻雀小了就没人愿意来上任?嘿嘿,想要当这个芝麻长官的人多得是,其中不乏大有关系和能力者。你又何德何能,难道只因为一年的政绩被侥幸被评了个优字,便以为从此能青云直上,壮志得酬?千人之中,独选于你,难道你就不觉得其中太过巧合?”

  丁晋沉默,片刻后开口道:“也许下官真是不适合在官场踌躇,大人说得如此透彻,晋却还是未懂。”

  “滑头!”铁良臣笑道:“我原本以为你是一味刚强倔强的性格,却没想到也有狡猾退让的一面。哈哈,只怕未必是不懂,而是不敢懂吧。好了,不管是懂或不懂,你现在应该能明白,自己是被人当枪使了。只要明白这点,本官今天一番口水便是没有白费,以后遇到这种事,不仅要用脑子想办法解决问题,还要多花花心思,理清事情背后的那些乱七八糟勾当。”

  丁晋很感激,也很是意外,铁良臣为何一改初态,对自己如此苦口婆心呢?

  铁良臣看出了丁晋的疑虑,笑笑道:“不必疑惑,先前本官乃是办案之身,自然要和你这嫌犯划清分明,现在案情大白,咱们当然要叙叙旧了。”

  “叙旧?”丁晋回想了半天,确定自己此前,根本不认识这位黑面御史。

  “黄檗老贼认识乎?”铁良臣黑脸上泛起忍俊不禁的笑容,逗趣道。

  这下,丁晋明白了,原来这位是故人的故人啊,忙笑着问道:“不知铁大人被那老和尚骗过几坛酒去?”

  铁良臣故作气恼道:“不提也罢,提了就火大,那老秃贼太也可恶,前些日子竟趁我上朝之时,偷偷将府上收藏的十八年老白干喝了个一干二尽,他倒也知道带酒无法出府,却想出了这么个混蛋办法。待得我回府时,发现老和尚醉倒在酒窖中,醉的人生不省,也顾不上兴师问罪,急忙请了华名医来为他救治。哼哼,要不是秃和尚还欠我几顿酒钱未给,就让他直接醉死好了。”

  “哈哈。。。。”丁晋未听完便已大笑出声,铁良臣形象的描述,活脱脱就似那老和尚站在两人面前挤眉弄眼,想着一肚子歪主意。丁晋辛苦地忍住笑道:“不知老和尚现在何处,不会又云游四方讨要美酒去了吧?”

  “老秃驴年纪大了,动极思静,这半年一直在京城青龙寺修养,在我动身前,他再三嘱咐我要禀公审案,看来,他对你的人品倒是信得过。”铁良臣悠悠道。

  丁晋想起黄檗禅师的音容笑貌,不禁甚是怀念,又听闻他嘱咐铁良臣的话,那肯定便是想让铁良臣对自己照顾一些,官场之中,哪来得秉公处理,许多看似公正的事情,大多也不过是双方利益达成一致,你好我也好的结果而已。

  老和尚能想到帮助自己,丁晋觉得心理暖暖的,他便是这样一个矛盾之人,有时候冷酷无情,有时候却又非常讲究情义,不管老和尚的话对铁良臣有没有作用,他毕竟有这番心意,丁晋非常感激。

  “铁大人今日找我来的目的肯定不只是为说这么些话,大人,我希望你能明言,如果丁晋猜得不错,案子肯定是有了结论,不管结果是糟糕还是侥幸,我希望知道实情。”两人沉默片刻后,丁晋问道。

  铁良臣黑脸上笑容消失,换上一副心事重重的表情,似乎不忍说出来,又或者是在思考什么,半响,才沉声道:“你可知悉马致远这个人?”

  “马致远?”丁晋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他的记忆力一直很超人,想了想还是不敢确定地道:“是文裕县那位弃官失踪的马县丞?”

  “正是!”铁良臣习惯性地整整官帽,笑道:“你觉得这位马大人去了哪里?”

  丁晋心想,我怎么知道马致远去了哪里,我要能知道的话,朝廷不早就将他缉拿归案了?

  “怎么,不知?”铁良臣似乎存心要吊丁晋胃口,神秘地笑道:“这个人可是和你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呀,而且他的去处,还决定着你的前程命运。说来,你该好好感谢这位马大人才是。”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